周末调查 评议打分表取消之后
来源:山东广播电视台新闻中心《山东新闻联播》
齐鲁网4月19日讯 据山东广播电视台新闻中心《山东新闻联播》报道,用打分的方法评议政风,是各地评价干部作风的传统办法。网上直平、座谈评议、领导评价,这些方式看似缜密灵活,却有不少弊端。从去年起,淄博市淄川区取消了打分表,采取“服务谁就由谁来评议”的开放式评议方法。这个办法到底怎么样?请看记者的调查。
每天清晨,淄川区的龙井街早市都会聚集一些来自山里的摊主,有时候还会占道经营。这些地摊,当地城管部门用的新办法是,清晨在路上摆摊,高峰期就进市场找地方卖。
附近居民:“离得挺近,挺好。出了门口就买菜,很好。”
摊贩:“慢慢管理着,比以前好了,它就不乱了。”
能让居民和摊贩都说好,跟这次部门作风的测评改革有着密切的关系。没了评议表,为什么会带来这种变化?在负责评议的淄川区纪委,记者看到了2012年的评议表。
淄川区纪委干部李国栋:“表里面之后,会出现全部满意的情况,这里面就是这种,然后科室的也是,会出现全部满意的情况。”
一张张评议表中,很难见到一般或不满意选项。泉头村的支部书记徐修国和干企业的王溪强,都当过十多年的评议代表。
淄川区泉头村书记徐修国:“发下来表之后,领导一安排,咱们就打勾,我们就简称打钩会议,一溜打下来都是好。”
以前的评议,1名代表要给76个政风行风测评单位、105个群众满不满意单位和100个科室打分。有些部门代表们很少接触,还是要硬着头皮打分、提建议。
某企业负责人王溪强:“有时候评起来,有违背自己的真实心愿,怎么讲呢,都是面对面,扯不下脸皮,不好意思。”
流于形式的座谈评议,让结果没了准头。工作干得好不好,到底该谁说了算?从去年开始,淄川区纪委探索“服务谁就由谁来评议”的方法,把部门服务对象的情况录入信息库,每个单位不少于5000名群众,委托给淄博市的社情民意调查中心,随机电话测评。2013年度的测评,数据库里的8万多名服务对象,有1.5万人参与了测评,现场打分,并在媒体上公布。
淄川区纪委副书记、监察局局长李先荣:“以往评议的时候,出来结果之后,好多部门都打电话,也有一些质疑的声音。今年呢,我一个电话也没有接到。”
淄川区泉头村书记徐修国:“现在就是不知道找哪个代表,几百个代表呢,你找谁是,做工作也没法做了。”
某企业负责人王溪强:“这种随机,我们不用面对面,可以敞开心扉,有什么说什么。”
评议结果一出来,原来的第一名的落到了中游,一直排名十来名的教育体育局,通过邀请家长进课堂、老师家访等形式,提高教学质量,变成了第一名。
淄川区教育体育局党委书记、局长牛少健:“老师的水平是参差不齐的,学校的管理水平,和硬件设施也是不一样的,家长学生对学校有看法也是正常的。这次能够名列全区第一,很大程度上就是畅通了这种渠道,让家长让学生有了话语权,让社会多 了一份理解,多了一份支持,多了一份沟通。”
开放式的评议,让被服务群众的话语权越来越重,倒逼作用也越来越明显。淄川区规定,名次后三位的部门领导要诫勉谈话;连续两年后三名的,建议把主要领导调离工作岗位。群众评价低的城管大队,也开始想办法更多地关心小商小贩的生计。
中共淄川区委常委纪委书记冯丽萍:“部门服务基层做得怎么样,群众心里有杆秤,那秤砣是老百姓。这种机制的实施,使我们的部门和干部从群众的所想、所盼,和群众的满意作为工作标准,去干工作,另外从群众最不满意的地方去改起,促进我们的干部作风进一步转变,促进了机关效能的进一步提升。”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