苑莘 聊城日报社记者
近日,朱彦夫的先进事迹陆续向社会发布。收获感动的同时,从朱彦夫身上,可以看到一个大丈夫的光辉形象。
大丈夫朱彦夫有和命运抗争的钢铁意志。他先后失去四肢和左眼,经历47次手术才得重生。1950年12月,朱彦夫参加了在朝鲜争夺250高地的血腥恶战。他所在的一个连,在零下30度严寒的条件下,与装备精良的两个营的敌人进行了殊死的搏斗,打退了敌人一次次进攻。在弹尽粮绝的时刻,仍然坚持与敌人拼搏。最后阵地上只剩下一个遍体鳞伤的人,这就是朱彦夫。但即使是这样的身体状况,他主动放弃荣军休养所的特护待遇,回乡担任村支书,拖着17斤重的"铁腿",带领乡亲们为摆脱贫困奋斗了25年,把一个贫穷落后的小山村,建成远近闻名的先进村;退休后,他用嘴衔笔、残肢抱笔,创作完成了33万字的自传体小说《极限人生》和《男儿无悔》。这些无不让人惊叹。
大丈夫朱彦夫有着崇高的共产党员理想信念。无论是烽火岁月,还是和平时期,崇高的理想信念都是共产党员保持革命性、先进性和创造性的力量源泉,是各项事业生生不息、蓬勃发展的不竭动力。朱彦夫的先进事迹充分证明,大丈夫应当有,排除万难,不惧评说,坚定信念的精神。为了练习生活自理,刚回到家8个月,就砸碎了饭碗141个,菜碟盘子23个,茶碗7个,泼掉饭菜上百次,因摔伤、冻伤用药90多次。
大丈夫朱彦夫有着强烈的使命感,这种使命感就表现在只要能为老百姓做点事,流血流汗也在所不惜。现在很多人的人生观价值观被一切向钱看的庸俗观念侵蚀,不少人的成功标准,就是当了多大官,挣了多少钱。但是他们缺少朱彦夫身上这样的使命感。我们应当学习朱彦夫的精神,学习他对权力,对财富,对利益冲突的理解和处理方式,使自己得到升华。
大丈夫朱彦夫是我们践行群众路线的最生动例子。做村支书时,朱彦夫拖着特残身体,一直跟大伙起干。在村里打第一口井时正赶上大冬天,打井溅起的泥水,加上腿上冒出的汗气,混合了断肢创面上磨出的血水,生生把假肢和断肢冻在了一起。乡亲们流泪了。一位老人跑过来,抱起朱彦夫的双腿放在自己胸膛上,老泪纵横。他在提升自我的同时,也赢得了群众的认可,树立了我们党的良好形象。
学习大丈夫朱彦夫的先进事迹,首先要端正自己的人生目标,并持之以恒坚持下去,形成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避免收到社会庸俗看法的侵扰。同时,脚踏实地地和群众们站在一起,形成战胜困难的强大合力,同心同向共同谱写"中国梦"的伟大篇章。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