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楷模”朱彦夫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现场
5月6日至7日,“时代楷模”朱彦夫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在我市举行,近千人聆听了这位模范人物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发生的感人故事。
朴实无华的语言、平凡感人的事迹、自强不息的精神……伴随5位报告团成员的深情讲述,朱彦夫的形象逐渐清晰起来。报告厅里,一次次掌声雷动,一次次热泪盈眶,在一个多小时的报告中,。朱彦夫的先进事迹如春雨般涤荡着人们的心灵,他自强不息的精神世界撞击着人们的灵魂。
一位永远冲锋的战士
参加过淮海、渡江战役和抗美援朝战争,数十次负伤、动过47次手术、3次荣立战功的革命战士;
失去四肢和左眼,患有冠心病、脑中风等多种疾病,心脏被放进5个支架的一级伤残军人;
带领村民治理荒山、兴修水利、发展教育,改变家乡贫穷落后面貌,一干就是25年的村支部书记;
退而不休,44年做过上千场报告,历经7年创作出33万字自传体小说《极限人生》,以残疾多病之躯为社会无私奉献的共产党员……
5月6日下午3点,东山宾馆礼堂内座无虚席。朱彦夫——山东省淄博市沂源县西里镇张家泉村原党支部书记的传奇故事正在讲述。
在沂源县委常委、纪委书记黄雪颂眼里,朱彦夫最让她感动的角色是村支书。“为群众做事,干不干,实不实,带头不带头,境界不一样,影响不一样,结果更不一样。”黄雪颂抑扬顿挫的话语,将朱彦夫带领村里人干事创业、脱贫致富的镜头一一展现在大家眼前。
“在我眼里,朱彦夫是永远冲锋的战士。”济南军区“沂蒙旅”一营副营长王川顺慷慨激昂地说。沂源县西里镇张家泉村原大队长张茂兴,则称朱彦夫为父老乡亲的贴心人。他说,在朱彦夫的带领下,张家泉村由一个村民食不果腹的穷山沟变成了让人羡慕的富裕村。
“为什么身体都这样了,还闲不住,就知道整天忙村里的事,家里的事只能靠母亲一个人来操持?”父亲对子女的严厉管教、父亲与母亲的相濡以沫、父亲对家人的强烈感染……朱彦夫的女儿朱向欣娓娓道来,现场听众无不为之动容。
“这些年,常有人问我,朱彦夫还活着吗?我在这里告诉大家,他不光活着,而且活得很坚强,活得很阳光,活得很精彩。”淄博市委讲师团副团长于涛的话语博得阵阵掌声。他说,朱彦夫是铁骨铮铮的硬汉子,是当之无愧的永远的时代楷模。
报告会最后,朱彦夫本人特意为报告会录制的视频在会场响起:我只是一名普通的共产党员,只是做了该做的事……视频播放完毕后,会场响起经久不息的掌声。
学习时代楷模
践行群众路线
台上,或哽咽或激昂,台下,同感受同振奋。大家认为,此次报告会是一场深刻的精神洗礼。
“朱彦夫不愧是我们中国的保尔·柯察金,他身残志坚的事迹值得我们所有人学习。”听完报告会,市直机关工委组织科副科长申鹏感慨道,以前就听说过朱彦夫的事迹,但今天现场聆听他曾经的工作搭档、他的女儿、故乡领导、小战友等人的深情诉说后,对朱彦夫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朱彦夫的事迹对机关党员干部具有非常强烈的激励作用,我们要把这种精神传承下去。
“朱彦夫谱写了一曲共产党人自强不息、无私奉献的凯歌,值得我们所有人学习。”报告会上,一位参会人员流下了热泪,表示要以朱彦夫为榜样,不断增强做好本职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把这股强大的精神动力转化为实际行动。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