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青岛成全国最安全城市 2015年天网全覆盖(图)
到2015年全市新建监控探头9万余处卡口视频1200多处 让岛城成为全国最安全的城市
控点连线布下 “天网”,实现盲区有效监控,云存储和云检索技术同步应用,轻松识别人员、车辆……这就是市公安局正在建设的“天网”工程。昨天,记者从市公安局警营开放日了解到,在 “天网”的帮助下,我市去年侦破6500余起案件,占破案总量的40%。根据规划,到2015年,全市新建监控探头9万余处、卡口视频1200多处,整合共享40余万路社会监控资源,天网建成后,将基本实现视频监控的全市全覆盖,全面提升对动态社会治安的掌控能力,让青岛成为全国最安全的城市。
全市划分7000余网格
我市“天网”工程自2013年开始建设,为期3年。市公安局从我市城市布局、地理环境和治安特点出发,按照控点、连线、布网的模式,构建点线面全覆盖、网格化全封控的社会治安“天网”。去年以来,我市新建视频监控1.2万余处,视频卡口70多处,整合社会监控资源5700多处。
“我们专业上讲控点、连线、布网。”市公安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控点是在主干道、治安复杂区域、重点单位等新建4万余视频监控,实现对重点要害部位的实时监控。连线是在城市边界、区市边界、乡镇街道边界等1500多个分界处新建2万余路监控和卡口,进出市、区的车辆和人员视频信息在 “天网”中动知轨迹、可查可控。布网则是以社区、村庄为基本单元,将全市划分为7000余个网格,新建3万余路监控和卡口。同时,对全市20余万路社会资源进行整合,实现“城区全覆盖、城乡结合部重点覆盖、农村出入口和主干道全封控”的目标。
去年帮助破案6500余起
“犯罪嫌疑人驾驶摩托车,锁定了一名拎包走在路边的妇女作为作案目标,在前方200米处掉头后接近受害人,实施抢夺行为,女子当场被拖拽倒地。”这是一起发生在开发区的飞车抢夺案件,接到报案后,警方利用“天网”调取了嫌疑人的全部活动轨迹,通过接力跟踪、圈踪时空拓展、信息关联等技术手段,迅速查清犯罪嫌疑人逃跑路线,48小时之内将嫌疑人抓获。去年,全市通过“天网”发挥作用,共侦破案件6500余起,占破案总量的40%。
依托“天网”工程,市公安局拟建立可视化指挥模式,特别是重大突发事件发生后,第一时间掌握现场情况,组织开展视频指挥、先期处置等工作,迅速控制事态、提升应对处置效果。“天网”还能够对视频监控人员活动轨迹、车辆轨迹进行分析研判,特别是模式识别、图像还原、对比分析等新技术的应用,为侦查破案提供了技术支撑。
“天网”还是便民帮手
除了城市安全的实战能力,“天网”还是便民的好帮手。“天网”工程具有路况监测、交通诱导、报警提示等服务功能,全面建成后,将为市民群众提供安防预约、路况咨询等便民服务。记者在指挥中心的大屏幕上看到某小区的一处停车场内,屏幕上蓝色边框跟踪锁定的是画面出现的移动物体,绿色边框表示已经将该停车场设定为警戒区域,当停车场内报备车辆异常离开时,绿色边框将变为红色,监控中心系统将自动报警,提示工作人员查看确认,及时防范和处置车辆被盗的情况。
新闻亮点 腾“云”驾“物”创一流
仅仅有了天网还不够,如何掌握前沿科技的深度应用、高端应用和融合应用,提升“天网”的实战水平是我市公安机关的一个课题。昨天,市公安局演示人员当场展示了视频图像云存储、视频时间云检索、物联网传感、越界分析报警、录像浓缩分析五大前沿技术。这些技术的应用,意味着我市天网工程已达到全国一流、全省领先水平。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