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届政府总理首次访非 “传承”间夯实中非友谊
李克强此次非洲之行将依次访问埃塞俄比亚、尼日利亚、安哥拉和肯尼亚,访问时间为5月4日至11日。访问四国期间,李克强还将对位于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的非盟总部进行正式访问,出席在尼日利亚首都阿布贾举行的第24届世界经济论坛非洲峰会全会。
今年是新中国首任总理周恩来首次访非50周年,去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履新不久就将非洲列入首访行程。如今,作为中国新一届政府总理首次访非,李克强此行的“传承”意义也被外界解读。
“在中国的外交史上,中非友谊有着特殊历史传承,中国历届领导人都通过各种方式表达着对于中非关系的高度重视,去年以来,中国新任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连续两年相继访非,释放出中国新领导层对于中非关系的重视,对于中非友谊的传承。”前中国政府非洲事务特别代表刘贵今向中新网记者分析。
刘贵今说,在中国外交政策中,发展中国家是基础,作为发展中国家最多的大洲,在中国的整体外交中,非洲可谓基础中的基础。
因为意义特殊,中国历来重视中非关系,除领导层之间的密切交往,中国外交部长20多年来年初首访都选择非洲国家。
除了展现中国新领导层对中非友好的传续,作为政府首脑,李克强此访另一层“传承”意义,在于从具体层面推进新时期中非合作。
“落实习近平主席访非成果将是李克强总理此行重要工作。”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所长曲星向中新网记者表示,去年习近平作为国家元首访非,重在规划新时期中非关系方向性、原则性、战略性问题,李克强作为政府首脑则重在从具体层面推进各领域合作,“中非将以此契机,谋划新时期务实合作的‘升级版’。”
路线凸显“面向全非外交” 近60份文件助推合作升级
自中国政府4月底发布李克强访非的消息之后,外界对于这位中国总理首度访非行程就格外关注,因为,列入李克强行程表中的四个非洲国家,可谓各具特色。
李克强访非首站是埃塞俄比亚,这是非盟总部所在地,首都亚的斯亚贝巴有“非洲的政治和外交首都”之称。第二站尼日利亚是非洲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非洲第一大经济体。
四国中,位于南部非洲的安哥拉是非洲葡语国家,也是近年来非洲快速崛起的重要代表,中国有10万到20万人在安哥拉从事劳务承包、基础设施建设、经商等。而此访最后一站肯尼亚,不仅是非洲重要国家,也是发展中国家中唯一一个联合国机构的总部所在地。
“李克强此访行程遍及非洲东部、西部、南部等几个次区域,而且四个国家也各具代表性,其中有中国的传统友好国家,也有中国在非洲重要的经济合作伙伴,这样的行程安排,体现出中国对非外交的多元和全面。”刘贵今表示。
对于李克强的访非行程,在中国官方日前就此访举行的媒体吹风会上,中国外交部副部长张明就将此称为“一次面向全非的重要外交活动”。
其实,李克强此次非洲之行的“全面”,不仅体现在访问行程上,更体现在具体的访问内容中。
据介绍,李克强访非期间,除了领导人会谈、会见,中非双方还将签署近60份合作文件,涉及政治、经贸、文化、卫生、农业、人员培训等诸多领域。
虽然访问内容全面,但并非没有重点。在当今中非的交往中,经贸无疑是重要纽带。自2009年起,中国已连续5年成为非洲第一大贸易伙伴国,非洲则成为中国重要的进口来源地、第二大海外承包工程市场和新兴的投资目的地。“李克强总理此访,具体的经贸合作将是重头戏,中非间包括贸易、投资等多个协议将是此访的重要议题。”曲星说。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