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0一月招不来农民工,倒是能招两个大学生,这叫我们花了这么多钱上大学的人情何以堪啊?”
兖州有这这么一群人,从毕业就开始准备考公务员和事业编,有的考了十年仍然初衷不改,从当初的22岁考到32岁,他们或有一份暂时的工作,或全心备考,一样的反应是压力山大。
小周26岁,女,考龄4年,主攻教师职位。小周2010年本科毕业后在外工作了一年,因家人的说教回了兖州准备考试,说服她的原因只有一个:稳定。
“跟着别人干总没有安全感,在外边也看着许多同事因为一点事被炒鱿鱼,即便不被炒,公司哪天倒闭了就得重新再找工作,实在是折腾。”小周回来兖州后,为了不吃闲饭找了份办公室文员的工作,心想着凑下班的空学,刚开始她是逢考必报,只要是公务员和事业编,有报考资格的无论哪里的都去考,几年下来去过济南、天津和青岛等多个城市,光报名费和食宿车马费都快一万了。只可惜都没有成功,去年她打定主意只考教师。“因为平常要上班,公考和事业编都复习顾不过来,结果什么都没弄好,从去年打定主意只考教师,进了面试又被刷下来了,今年再接再厉。”
小周也参加过培训班,“前前后后光培训班花了一万多了,最贵的是一个报的济南的一个包过班6000元,结果没考过钱也没退,报了警也没什么结果。这几年一分钱也没攒住,家里还倒贴不少……
其实现在这份工作工作量也不小,也需要充电学习,但我根本没有时间,不然的话我会做的更好,也许能跳到大公司去呢!现在最希望下了班能毫无压力的和家人一起散散步,不想着还有哪章书还没有看完,哪里哪里又有考试了,只是已经付出了那么多的金钱和时间,就此罢手实在心有不甘,也没法儿跟家人交待……唉~这样考下去青春都考没了”
让小周感到有压力的不止是工作,还有终身大事。
“现在找对象第一都不先看长相了,先问有固定工作吗,那些教师公务员之类的就有挑的资本,像我们这一个月千把工资的屌丝女,想找个稍微体面点的对象都不容易,连那些在太阳纸、华勤车间上班的女工都比我们这样的受待见!所以现在父母就觉得赶快考上(公务员事业编)吧,到时候对象也好找了。所以我不考上全家都跟我念紧箍咒,真是头大呀!”
小李32岁,男,考龄8年,全心准备公务员考试。尽管现今公考温度下降,但这丝毫不影响小李的决心,不考上公务员绝不罢休。本科毕业后,小李在华勤干了两年类似电工的技术工作,因为需要倒夜班,再加上一些人际关系上的事,他选择了辞职,从此开始公务员备考,“前两年玩儿着考,后来想要认真准备,却发现心怎么都静不下来,看着同龄人个个成家立业,心里越来越不平衡,越来越没有信心了。”小李说。“现在最大的问题是我对自己定位并不明确,只是跟风似的考公务员,并没想过这个工作适不适合我,不知不觉都30多了,什么也没立起来呀”说着一阵叹息。
说起考不上的原因小周说因为自己努力的不够,现在打算辞职全心备考。小李说考不上的原因是运气不够好,也与心理素质有关系,说自己比较腼腆,现在一亲戚所在的党政办公室招资料整理员,一个月1000块,想进这样的地方看看公务员都怎么工作的,而且整理党政材料也算学习。
记者采访中发现像小周和小李这样的不在少数,近年来公务员事业编体制改革招录人数降低,国家各项政策并不鼓励毕业生去挤招考的独木桥,反而很鼓励创业和自主就业。
记者了解到造成赶考族存在的原因之一是父母的期望,农村出来的毕业生想通过招考吃上国家饭,光耀门楣;城市的找个稳定工作抱个铁饭碗,甚至有的想着考上后再弄个副业发财,有保底的有致富的叫两全其美。当问到小周和小李理想和抱负这个话题时,他俩一个茫然无所知,一个冷笑不止,统一的反应是现实很残酷。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