讯(通讯员 曹天一 张庆)位于孔子诞生地曲阜市尼山镇张马河畔的张马大桥,经过5个多月的紧张施工,于5月10正式建成通车,尼山库区里的6000多名农民群众从此可以方便快捷的出门了。
早在1958年全国大跃进时期,孔子诞生地的尼山脚下集结了曲阜、兖州、邹城、泗水县市两年多上万民工,发扬战天斗地肩挑人抬的艰苦奋斗精神,硬是在平地里挖出了蓄水量1.2亿立方,占地1万多亩的全国大型水库--尼山水库。因为建水库而搬迁上山及迁往外地的库区移民达1.5万多人。就在尼山水库南岸有一条通向水库的南北向的河道叫张马河,张马大桥便是这条河道的跨河桥,也是连接水库南部6个行政村6210人出行的唯一通道。早在1995年,政府便建起了一座石板桥,由于年久失修。特别是2011年7月连降暴雨,张马桥河水猛涨,导致该桥桥基下沉、主桥坍塌、无法通行,使尼山库区南岸通往库外的道路中断,对库区人民的生产、生活造成极大不便。
为此,曲阜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张马桥的重建,多次召开会议研究部署建设方案和工作方案,将该桥建设纳入政府为库区移民兴办的民心工程,并落实水利局、尼山镇政府为项目建设的直接责任人。经过报请山东省水利厅、财政厅专门立项,制订了“曲阜市移民后期扶持结余资金项目尼山镇张马桥实施方案”,经过组织专门机构规划勘探设计,严格的招投标程序后, 决定在原址重建一座高标准的张马大桥,主桥为5孔10米,全长55.04米,全宽7.5米;引桥77米,宽6.5米。桥面:全宽7.5米,横向布置为:0.5米安全带栏杆+6.5米行车道+0.5米安全带栏杆,工程总投资为278.23万元,2013年11月开工建设,经过5个多月的紧张施工,大桥顺利建成,于5月10正式通车了。大桥建成通车后,将极大的方便库区移民群众的出行,为库区移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的改善,生活水平的提高,移民村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证,同时也带动了尼山旅游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