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绍君先生作《艺术收藏与鉴赏》讲座
郎绍君先生(左2)与济宁书画家张涛(左1)、谢长伟(左3)、李新雁交谈中
5月17日讯 (记者 王立强)由运河美术馆主办的"砚田秋耕--郎绍君、徐如黛邀请展"暨郎绍君先生《艺术收藏与鉴赏》讲座,5月17日上午在济宁运河宾馆隆重举行,为五月的济宁打造了一场奢侈的美术盛宴。著名画家李孝萱等作为特邀嘉宾出席,山东省内的知名美术馆、画廊及艺术机构代表、济宁书画爱好者约500余人参加本次活动。
郎绍君、徐如黛夫妇近照
郎绍君系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1961年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美术史论专业并留校任教。1981年毕业于中国艺术研究院,获硕士学位并留院做研究工作。曾任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近现代美术研究室主任。主要从事中国美术史,尤其是20世纪中国美术研究,集中关注20世纪中国画,兼作当代美术批评。先后著有《中国古代绘画百图》、《论中国现代美术》、《现代中国画论集》、《重建中国的精英艺术》等著作。夫人徐如黛,1966年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绘画系,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擅长中国美术史论和花鸟画创作。出版著作有《中国美术简史》、《中国古代绘画》、《郑板桥》、《孙其峰》、《钱松岩》等。
一直以来,郎绍君先生都以美术评论家和理论家的身份闻名艺术界,此次展览是他与夫人徐如黛作品的第二次大规模集中展出,这些作品在为艺术界带来惊喜的同时,也展现了理论家在绘画创作方面进行的深入探索,同时也为济宁观众呈现出他们在创作时广阔的思维空间和想象空间。
郎绍君作品
郎绍君作品
郎绍君先生作画的状态是休闲和逍遥,兴之所至,即行即止。不择纸笔,没有预设,有时临古,有时写生,有时随意涂抹。他多画居所附近的风景,诸如雾霭迷漫的楼厦,熙熙攘攘的街道,窗外白茫茫的雪色,四季变幻的花树,以及经常跨越的过街桥等等。它们很平常,但给郎绍君有一种亲切感。这个世界充满阴影甚至险恶,但人又总是要追求"诗意的栖居"。他希望在画中能表达一点生命的诗意感受。
徐如黛作品
郎绍君、徐如黛夫妇合作作品
郎绍君在艺术史论上勤劳耕作,艰辛探索,有很多著作。特别是他的中国画理论,在美术界有巨大影响。郎先生最初是学画的,晚年重新操笔,画了不少作品。《砚田秋耕》展示的是他和夫人徐如黛的近作。郎先生的绘画作品,是以意象化的风景形象,展现他体验到的生活诗意,传达他对真、善、美的感知。他把平常心、平常景转化为别一番境界,似乎是信手拈来,却能使人久久回味。这些画作,使我们感受到他对身旁生活的再发现,感觉到他的笔墨显现生活的能力,感受到他笔下的日常景物也能映印出人格的朴素与端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