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直机关开会花钱有什么标准?培训费、差旅费、因公出国(境)经费等支出事项该怎么管理?如今,针对这些方面,日前,我市分别出台了《济宁市市直机关会议费管理办法》等专门管理办法。这些《办法》对会议、因公出差等做出了明确规定。各单位召开会议实行分类管理、分级审批,市直机关会议分为一类会议、二类会议、三类会议,各类会议每人每天的会议费定额标准有了“硬杠杠”。
关键词 会议费
会议开几天都有明确规定
记者了解到,我市制定出台的《济宁市市直机关会议费管理办法》,从会议规模、会议审批、会议费报销等方面对会议管理进行严格规范,不仅严控会议经费开支,更对各类会议的参会人员人数、会费开支具体花费进行明确。《办法》规定的一类会议为市党代表大会、市委全体会议、市委常委(扩大)会议、全市领导干部会议、市人代会和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府全体(扩大)会议和常务会议,市政协全委会和常委会议,市纪委全体会议,市级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人民团体代表大会;二类会议为以市委、市政府名义召开的、县(市、区)党政负责人参加的、除一类会议之外的工作会议,市委、市政府确定召开的其他重要会议;三类会议为各单位召开的综合性工作会议。
会议开几天,办法有规定。一类会议按照市委、市政府批准的时间执行;二、三类会议一般不超过1天,这里面规定的召开会议天数不包括报到日和离开日。会议报到和离开的时间合计不超过1天。
记者了解到,《办法》还详细规定了会议规模和参会人员数量,一类会议参会人员按照批准文件,严格限定会议代表和工作人员数量;二类会议参会人员一般不超过200人,工作人员控制在会议代表人数的15%以内;三类会议的参会人员一般不超过150人,工作人员控制在会议代表人数的10%以内。同时《办法》还要求,各单位应当改进会议形式,充分利用电视电话、网络视频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降低会议成本,提高会议效率。《办法》还明确会议费支出标准,包括住宿费、伙食费、其他费用。会议费用开支实行综合定额控制,各项明细费用之间可以调剂使用。综合定额标准是会议费开支的上限,各单位应当在综合定额标准以内据实结算报销。
此外,《办法》规定,对计划外召开会议、以虚报冒领手段骗取会议费、违规报销与会议无关费用等6种违规行为将追责。
关键词
因公临时出国经费
明确规定出访团组人数、国家数以及在外停留天数
针对因公临时出国经费,市财政局、市外事侨务办公室专门印发了《济宁因公临时出国经费管理实施办法》,办法规定因公临时出国坚持因事定人的原则,不得因人找事,不得安排照顾性和无实质内容的一般性出访,不得安排考察性出访。
出访团组人数、国家数、在外停留天数都有了“硬杠杠”,不能超过规定限量。出访团组人员坚持少而精的原则,符合任务需要,总人数不得超过6人。严禁通过组织“团外团”或拆分团组、分别报批等方式在代表团正式名单外安排无关人员跟随或随行。
每次出访通常不超过2个、最多不超过3个国家和地区,记者了解到,这里面还含经停国家和地区,不出机场的除外,非确有必要不安排跨洲出访。在外停留时间,出访3国最多不超过10天;出访2国不超过8天,出访1国不超过5天;赴拉美、非洲航班衔接不便的国家的团组,出访2国不超过9天,出访1国不超过6天,记者了解到,以上规定的出国停留天数均含离、抵我国国境当日。
针对因公出国的交通工具和住宿,办法也做出了严格规定,要求出访团组不得乘坐民航包机或私人、企业和外国航空公司包机;住宿方面,厅局级以下人员安排标准间。
记者了解到,因公临时出国经费应当全部纳入预算管理,除涉密内容和事项外,因公临时出国经费预决算应当按照预决算信息公开的有关规定,及时公开,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外事、财政、审计部门等部门对因公临时出国情况进行定期或不定期联合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