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齐鲁网5月27日讯(枣庄广播电视台渠玉峰)她是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有一双儿女,有一个平凡幸福的家庭。10年前,一位靠乞讨生活的八旬老人离世后撇下11岁的孙女巧云和一个智障儿子。原本是两个素不相识的家庭,可如今,两家变成一个家,王洪英待巧云似亲生闺女,待巧云的智障养父似亲哥。她用人间的温情谱写着了一场人间大爱。
本报记者 白雪岩 本报见习记者 连婧婧 本报通讯员 刘凤琦
一声“妈”牵起一段母女情
今年55岁的王洪英生活在台儿庄区泥沟镇红西村,在当地从事板材加工,生活不算富裕,但有儿有女,一家人其乐融融。2004年2月的一天,在她家板材加工厂上班的一名西鲍楼村工人与王洪英聊天时提到,西鲍楼村刚去世一个老奶奶,撇下了一个没有媳妇的儿子和一个抱养的小女孩,孩子名叫巧云才11岁,父女俩生活无依靠,连饭都吃不上,听到这,按捺不住的王洪英决定要收养这个可怜的小巧云。
“当时这孩子头发乱蓬蓬的,一件大人穿的格子上衣垂到膝盖,还穿着一双42码的鞋,孩子又矮又瘦,和别人家七八岁的孩子差不多。”王洪英说,看到小巧云那么可怜,她心里说不出的难受。孩子接回家后,王洪英赶紧给她洗个澡,带她到集市上买了三身新衣服和三双新鞋,卖鞋的摊主看到王洪英领养一个无亲无故的小闺女,被感动得当场送给小巧云一双新鞋。
王洪英说,由于巧云常年跟随奶奶讨饭,缺乏管教,来到她家的第四天,由于比较调皮,脚被玻璃渣扎破一个大口子,包扎后打了三天吊瓶。没过几天,孩子在过马路时候,被一个骑摩托车的人撞成右肩骨骨折。“这时候我感觉压力很大,毕竟不是自己的亲闺女,如果再出什么事,我怕不好跟她父亲交代,所以孩子伤势好了以后就把她送了回去。”
“那天,我把巧云送回她原来的家,孩子养父睡在孩子去世奶奶的床上,巧云住的地方是一扇摘下来的门,盖的被子是捡来的一件又脏又破的军大衣。”回忆当初收养小巧云的时候,王洪英还有些心酸地说,当时把孩子送回去后她越想越难过,觉得小巧云太可怜了,于是决定,第二天再把她接回来。
然而,让她没有想到的是,第二点一大早,小巧云自己跑了回来,一见面就叫了声妈妈。
“当时,这一声妈妈,把我的心都快叫碎了。“王洪英说,之前巧云在她家住了两个多月不太爱说话也没叫过人,这一声妈叫的她心里很不是滋味,于是,她决定一定要把巧云当亲生女儿一样养大。
养女她当亲闺女疼 “智障爹”她当亲哥待
2004年春节,王洪英买来肉、油等物品,让巧云给她的养父送去,当听到小巧云说她养父年三十晚上吃的水泡煎饼时,王洪英当即和家人商量把巧云养父也一同接到家里生活。
“孩子和她爸确实太可怜了,多了两个人无非就多了两双筷子,虽然没什么好吃的,但是有我们吃的就有他们吃的。”王洪英的丈夫说,妻子这个人和善,爱帮助别人,家里虽然不算富裕,但至少能让这爷俩的生活改善一下。
“俺妈心眼又好,不接回来她也会老念叨。”王洪英的儿子说。儿媳妇对婆婆的做法也是赞赏有加,“我妈是好人,我相信好人有好报。”
生活上,王洪英把巧云当成亲闺女一样抚养,对待巧云养父像亲哥哥一样照顾。去年5月,长大成人的巧云到了谈婚论嫁的时候,为了让巧云和别的女孩一样享受到娘家人的“待遇”,王洪英花了近3万元购置了彩电、冰箱等家用电器。然而,王洪英亲生闺女出嫁时还没有陪送那么多。亲身闺女生孩子时,她花了不到2000元,可巧云生孩子时就给了5000元。
王洪英的丈夫告诉记者,巧云的养父今年64岁,刚接过来那几年,常常生病。有一次,老人由于无法排尿,疼得一夜没有睡着,王洪英的儿子知道这事后立即和父母商量把老人送到医院。经过检查,老人患有前列腺炎,打了四天吊瓶才化险为夷。去年的一天夜里10点多,巧云养父突然发高烧,王洪英发现后,急忙和丈夫一起摸黑把他送到附近的卫生室,输完液后到家已是深夜1点多。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