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汉唐始,鲁商自周村发源,商贾云集,“不通水路而天下之货聚焉”,商业发达。作为与徽商、晋商、浙商、闽商并列的中国五大商帮,“鲁商”曾辐射齐鲁大地,横跨黄河长江。
各领风骚数百年。如今,作为中国民营经济发展的龙头地区,浙闽仰慕者众。毫无疑问,民营经济发展是个宏大的课题。化简为繁的概括,无非产业、资源、政策与人的融合配置,这亦是山东主政者正在思考的课题。
鲁商求变要学闽浙。诸暨、慈溪、南安、晋江……两周来,齐鲁网派出多路记者奔赴福建浙江两省,入城乡访企业寻经验。
走马闽浙,回望山东。27日起,齐鲁网已陆续推出《走闽浙看民营》系列报道,总结闽浙之行。
走闽浙看民营之一:高级人才到福建二次创业获多种补贴
走闽浙看民营之二:浙江薄膜企业坚守40年做成上市公司
在中国大唐袜业城内,有两面三层楼高的墙。一面贴满了来自大唐各个自然村的160户家庭的老照片和对应的新照片,另一面,是上万双袜子组成的“袜子墙”中融入其中的100张女工的“笑脸照”。
“女工”照片嵌入到袜墙之中,则是大唐对外乡打工者的深切关注与尊重。
漫步全球最大的袜业交易市场——中国大唐袜业城,1000多间营业房和500多个展位集中经营着轻纺原料、袜子、袜机、各种配件以及相关物流,大厅的墙壁上到处是闪眼的广告牌。
贴满了来自大唐各个自然村的160户家庭的老照片和对应的新照片。
“家族相册”是对地方历史的还原,也完成了对当下的记录。家庭变迁发展史,是对大唐历史的一次集体叙事,让人们看到了用袜子编织的区域变迁史。
在一家原料市场商铺内,店主在整理制造袜子的原材料。在大唐袜业原材料市场,这种商铺就有两百多家。
大唐袜业的兴起,大量的外乡人涌入大唐,进入不同的工厂,活跃在织袜的各个流程上,然而,重复的劳动,固定的动作,对于袜子以外的世界,她们则没有过多的关注。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