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网济南6月9日讯(记者 殷明姝)2014年高考山东卷语文试题依据《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课程标准实验版)》和《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考试说明》,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理念。从总体上看,今年语文试卷结构保持相对稳定,注重对考生语文应用能力和审美、探究能力的考查,选材典雅唯美,设题新颖别致,卷面清新自然,试题难易适中,具有较好的区分度。
一、试卷结构保持相对稳定
今年的语文试卷在保持试卷结构相对稳定的基础上,在考试内容和形式上也有所变化。如第一大题没有涉及对标点符号的考查;第四大题第15小题"默写名篇名句"改变了往年要求考生四选三的形式,直接给出六句话让考生加以填空;第六大题现代文阅读,取消了选做题的形式,直接给出了一篇文学类文本让考生阅读答题,减轻了考生的阅读量,可以使考生快速答题。试卷结构的相对稳定,可以使考生迅速进入考试状态,对试卷没有陌生感,从而更好地发挥考试水平。
二、注重对考生语文能力的考查
山东卷历年都注重对考生语文应用能力和审美、探究能力的考查,今年也不例外。如第一大题第1小题对字音的考查,改变了以往标音识别的考查形式,采用了不标音辨识的形式,每对加点字读音都具有形近音似的特点,如"湛蓝/斟酌""毛坯/胚芽""咆哮/酵母菌"等等,这样就增加了试题的难度,考生只有具备了扎实的读音基础知识才能加以正确识别,避免考生仅仅通过答题技巧就可得分的可能,突出了能力的考查。第5小题对成语的考查,四个成语分别是"不寒而栗""反戈一击""广开言路"和"各有千秋",这些成语都是考生常见的,但在具体的使用过程中却经常容易用错,考生只有真正理解这些成语的含义,掌握它们使用的语言环境,才能加以判断。又如第二大题现代文阅读,三个题目分别从"概括主旨""对'调理心情'做法的判断"以及"对原文意思的理解和分析"角度进行考查,这就需要考生必须对选文的文意和观点准确理解才能加以判断,避免考生仅仅通过核对选项和原文的异同就可以判断的弊端,对考生的理解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具有良好的导向作用。再如第14小题突出了对考生诗歌审美鉴赏能力的考查,第16小题突出了对考生语言表达能力的考查,第22题突出了对考生探究能力的考查,等等。
三、选材注重传统性与时代性相结合
今年试卷最突出的特点是在选材上具有传统性与时代性相结合的特点,典雅唯美,清新自然,使整个试卷充满了语文的美感,让人眼前一亮,耳目一新。如第二大题论述类阅读材料选取了梁漱溟《朝话》中关于"心理调整"的一段文字,语言平实,口语化强,逻辑清楚,条理性强,而且内容与考生贴近,读起来极具有亲切感和现实感,改变了以往选材局限于文化、历史及哲学类的文章,避免了语言晦涩、概念缠绕的毛病,是一个大的突破。文言文阅读材料选取了明代大家方孝孺的《詹鼎传》,这是一篇较为典型的古文传记,传主酷爱学习,为人正直,公正廉洁,人物关系简单,语言规范平实,可读性强,意蕴丰富。古代诗歌的选材不仅在形式上突破了以往只选一首诗词进行考查的惯例,而且在内容上跳出了以往表现孤独、思乡、羁旅、伤春等感情诗歌的圈子,选取了宋代陈与义的《寻诗两绝句》,意境生动,形象鲜明,表现出名家高超的构思练意练句的水平,所选篇目经典,艺术技巧精湛,给人以古典艺术的享受。第六大题现代文阅读材料采用的是黄裳写于1956年的《浣花草堂》,从文体上看是游记散文,但是文章内容的主旨却是针对当时评论杜甫片面极端的风气,肯定杜甫描写自然风物的诗,重新评价杜甫。文章主题立意高,技巧纯熟,作者的观点在叙述、描写的文字中含蓄、优美地表现出来。考生本身对杜甫较为熟悉,在考试答题过程中可以对杜甫进行更加深入的理解和领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和深化。
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新闻 > 山东新闻 > 2014山东高考语文试题评析:考察应用能力 难易适中
2014山东高考语文试题评析:考察应用能力 难易适中
时间:2014-06-09 12:36来源:未知 www.yunhepan.com
上一篇:2014山东高考历史试题评析:注重对历史知识的综合考查
下一篇:济南弃婴岛8天接收59名孩子 爱心人士纷纷捐款捐物
济宁运河畔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来源于注明来“源于:运河畔或www.yunhepan.com”版权均属运河畔网所有,其他媒体可以转载,且需注明“来源运河畔网”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济宁运河畔,济宁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全网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