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济南动物园附近的一个小型露天舞台边,围观不少观看的市民。大家急切地伸着手,听着商家的宣传,急切等着“免费”的手机发到自己手上。(视频截图)
小王就是其中围观者之一,本想听宣传领个“免费手机”,最终却花1399买了个300多块的电脑。(视频截图)
10月23日讯 近日,在济南动物园附近的一个小型露天舞台边,围观不少观看的市民。大家急切地伸着手,听着商家的宣传,急切等着“免费”的手机发到自己手上。小王就是其中围观者之一,本想听听宣传领个“免费手机”,最终却花1399买了个300多块的电脑。
商家多次准备“免费”送手机 但又将手收回
据山东广播电视台齐鲁频道101(微信公号ID: qilutai101)记者了解到,记者在商家宣传现场看到,商家宣传人员多次准备免费派发手机,但又收了回去,还强调了一下活动的目的:免费送手机,是为了宣传自己公司的平板电脑,以后大伙儿买电脑可得认准了这个品牌。
手机怎么送呢?也不能白送,得收个运费。每部手机收10块,随后大家纷纷把钱举过头顶,而工作人员并没有收大家手里的钱,而是让他们放了回去。台上这位工作人员解释称,这钱并不是真的要收,而是为了保证达到活动目的,才有这样的“检测环节”,看看大家是不是真的会买公司的产品。
为验证消费能力 围观市民自愿刷卡
经过几个回合,就在大伙儿着急的时候,台上的主持人又出了新招。要验证一下,大家有没有购买平板的消费能力,并直接让现场围观人群掏钱掏卡,表明自己有钱买得起。在现场,跟记者一样把银行卡交给台上的工作人员有3个人,只是这名工作人员没有以“检查有没有购买能力”为由刷大家的卡,而是直接说明“买平板送手机”。听到工作人员这样的说法,仅剩的3个人也犹豫了。
事情发展到此阶段,已经真相大白,手机是免费送,但免费的前提是你得买人家的平板电脑。但就是有市民被说晕了,直接现场就刷了卡,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多家网店销售差价达1000元 市民感觉被骗
那这台“汇泽”牌的平板电脑到底值多少钱呢?记者上网调查发现,在汇泽公司官网,相同型号的平板电脑定价确实为1399,但在某大型购物网站,相同品牌型号的平板电脑都是300多块钱。在购买完平板电脑后,小孙和小王都觉得自己受骗了,他们打电话向有关部门反应却没有得到满意处理。
第二天记者来到动物园门口,看到活动还在继续。有两名围观市民准备刷卡,记者立马拨打了110,民警迅速赶到现场。
一位刚刚刷完1300块钱拿到平板电脑的小伙,第一次打开自己手里的平板电脑,一看这样的内存配制,他也表示很惊讶。这个小伙也是奔着免费送手机来的。台上的工作人员并没有说明现场直接买平板电脑再送手机,却把他卡里的钱划走了。
最后经过民警协调,工作人员给小伙一个全额退款。工作人员声称自己公司手续齐全。记者要求查看证件时,现场工作人员反应激烈,不仅多次阻止记者采访,甚至出口辱骂。等大家情绪稳定下来,台上工作人员主动开头做起解释。“平板电脑是1399,优惠去掉99,1300卖了。买电脑才送手机,我不可能来一个给一个手机。我们一天就卖三四个。”
律师分析:显然侵犯消费者公平交易权 但取证难
消费者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购买产品,这样不公平、不公开的消费模式应该如何维权?
对此,济南市中正荣凯法律服务所任巧分析认为,任何一种交易买卖合同关系,都必须是在放平等、自愿、公平基础上建立的。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必须是自愿的消费行为,这种消费关系和买卖合同关系才能合法有效的。在这个事件中,消费者并没有表达过购买意愿,甚至没有看到商品实物和配置,就被刷卡掏钱买了产品。商家以这样的模式销售,显然侵犯了消费者的公平交易权。即便如此,任律师表示,想要证明这部分也是有难度的。
“这个案件难在如何证明自己在消费过程中是受到欺诈胁迫的情况,并不是出于自己自愿情况下进行的交易行为。一旦消费者出现欺诈、消费情形的时候,我建议可以拨打12315消协热线,要求消协帮助协调处理。如果协调不成,可以到当地法院提起诉讼,主张自己合法权利。”任巧说。
记者联系工商、城管、执法大队等 多部门无人接听
整个事件中,一部分人选择沉默,另一部分人发出声音,没有得到相关部门回应。记者在这个过程中,联系民警,民警称只能调节纠纷;反映给工人新村工商所,办公电话一直处于无人接听状态;12315消费者投诉中心表示,工商局只能对实体公司进行管理,这属于占道经营该找城管部门。而当记者拨打工人新村北村城管科电话时,对方称只管反映,执法大队去不去,什么时候去不清楚。而记者拨打执法大队电话也是无人接听。
这些部门都是消费者遇到问题时最先想到,最先发出求助信号的管理部门。但他们却以这样态度回应。另外,大家如果能够抵制住手链、玩偶和免费手机诱惑,不要上前凑热闹,这样的骗局,自然失去存在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