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天气预报
济宁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济宁人事考试单位代码
济宁市安全教育平台
济宁违章查询
济宁住房公积金查询
济宁科技网 济宁培训班 济宁银行网上银行 济宁教育网 历史故事 家庭教育 济宁市地图 济宁房产 济宁教育网 济宁人事考试信息网 济宁新闻网
币圈最新消息 济宁信息港
浏览器之家 济宁汽车 睡前小故事
下载吧 股票书籍 花花草草
百应百科 照片恢复 学习通
红警之家 睡前小故事 马伊琍
手机照片恢复 手机数据恢复

村支书献策上了省报头版头条

时间:2014-06-20 00:00来源:未知 www.yunhepan.com

  6月16日,《大众日报》头版头条刊发圣水峪镇北东野村党支部书记庞德海题为《消灭乡村陋习,需要优秀传统文化鸣锣开道》的读者来信,并以此为开端,推出了“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建设山东道德高地”专栏,足见《大众日报》对此建议的高度重视,也是对泗水县“打造儒风孝道之乡”活动的肯定与关注。现将庞德海的来信全文转发,以飨读者。

消灭乡村陋习需要优秀传统文化鸣锣开道

大众日报编辑同志:

  我叫庞德海,是泗水县圣水峪镇北东野村党支部书记。我的一个深切感受,就是必须重视对农民的传统文化教育。

  这些年,农民的收入年年增加,但口袋鼓起来不代表精神富有了。现在,村里有能力、有文化的都到城里发展了,剩下的老的老、小的小,大多文化程度不高。有的不孝顺、“四六”不分(好坏不分),有的甚至“秋里忙”(秋收季到田里偷花生、芋头),这些行为严重影响了村风民风。

  有人说,一些农民的大脑像大石头、大冰块一样难搬、难化;也有人说,现在的农村远离现代文明,又缺失传统文明,有些危险。我对此有同感。但“乡村儒学课堂”带来的变化让我感到,村民很纯朴,是完全可以教好的,只要不断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就能一点一点撬动、改变这些问题。

  消灭乡村陈规陋习,不是喊口号能解决的,需要优秀传统文化鸣锣开道。前些日子,总书记视察咱山东时说,“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听了振人心、提士气。我们的“乡村儒学课堂”要一直办下去!这也启发我想借贵报呼吁,希望更多人关心农村文化建设,更多专家学者下到村里传播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这样我们的乡村才有希望,乡村的魅力才会重现。  

庞德海

  相关链接 2008年,致力于儒学传播的尼山圣源书院在尼山脚下的北东野村成立。有学者在北东野村调研发现,当地百姓与孔子的教诲已有相当隔膜,道德失范问题严重。他们决定,重建乡村儒学就从这个儒家文化发源地开始。2013年1月16日,“乡村儒学课堂”在北东野村开讲,村民反应热烈。一些妇女听了课,内心受到了震动,第二次讲座抱着孩子又来了。

一年多来,赵法生、王殿卿、颜炳罡等学者先后进村,通过事例和道理结合的方式,向村民们讲授《论语》等文化经典,每月两次授课,即使农忙时节也尽量不间断。为了配合儒学教育,村里设立了传统文化宣传栏,墙上写上了修身齐家的格言。村里的大喇叭每天都播放《弟子规》,整个村子沉浸在浓郁的文化氛围中。今年,“乡村儒学课堂”在圣水峪镇拓展到8个讲课点。


相关阅读
  • 济宁信息产业该咋发展?各行业精英献言献策
  • 建言献策 共谋发展——人大代表分组审议人大常委会和“两院”工
  • 酒仙桥街道:政协委员建言献策服务发展
  • 胡集镇:发挥统战独特优势 为“四个争当”建言献策
  • 市民建言献策老城区改造 济宁三年改造88个小区
  • 建言献策助提升 同心协力促显效
  • 济宁市打造全国闻名修学旅游城市 专家来献策
  • 夏镇街道人大代表建言献策 助推农村教育发展

    • 上一篇:全力推进项目建设 确保完成任务目标——刘章箭主持召开金乡县重
      下一篇:济宁食品园区多举措确保汛期环境安全

      济宁运河畔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来源于注明来“源于:运河畔或www.yunhepan.com”版权均属运河畔网所有,其他媒体可以转载,且需注明“来源运河畔网”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济宁运河畔,济宁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全网热点
      • 健康
      • 教育
      • 新闻
      • 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