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天气转热,一些中小学生溺水事件不断见于报端。为杜绝此类事故的发生,确保中小学生人身安全,高河街道积极加强中小学生防溺水安全教育,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自我防护能力。为营造宣传教育氛围,该街道在水库、坑塘、河道等易发生溺水事故的明显地段悬挂横幅、设立警示牌,对于特殊地段不定时安排专人值班;各中小学校开设了防溺水安全教育专题课堂,通过老师讲解、播放视频等形式,提醒中小学生远离水库、河道等危险区域,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全面排查隐患,落实管护措施。街道组织各管区及水利部门对水库、坑塘、河道等涉水地段开展安全检查,并对存在安全隐患的地段登记造册,设立安全警示标志,同时对排查出的险工险段及时通报各中小学校及行政村,督促他们有针对性的加强教育和监管,落实有关人员,确保各项防范措施到位。
应对特殊天气,突出防范重点。针对雷暴等特殊天气,各村成立了以基干民兵为补充的防汛应急小分队,突出加强恶劣天气期间坑塘、中小学生上下学途径沟渠等特殊地段的定岗值守,“一对一”解决留守儿童、孤儿等中小学生的上下学安全问题。
发挥部门优势,形成合力效应。团委、妇联、安监等有关部门充分利用自身职能优势,以安全自护为主题内容,通过举办座谈会、发放告诫书、走进课堂宣讲等多种形式开展教育活动,形成多部门联动防范机制,共同构建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周文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