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大众网报道,山东省住建厅昨日通报了5月份山东扬尘治理情况。截至5月底,全省7935个在建工地中,已落实扬尘治理措施的6883个,占工地总数的86.7%;全省仍有2.9%的工地未纳入监管,13.3%的工地未落实扬尘治理措施。
据省住建厅介绍,部分城市建设扬尘治理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大。将各类建设工地纳入扬尘治理监管并落实扬尘治理措施,在建设工地安装视频监控系统,对渣土运输车辆密闭化改造并安装卫星定位系统,是治理扬尘的重要措施。但从5月份各地上报情况看,全省尚有2.9%的工地未纳入监管,13.3%的工地未落实扬尘治理措施。其中, 济宁、滨州未落实扬尘治理措施的工地分别占总数的22%、26.4%,滨州市建设工地视频监控系统安装率仅为11.9%,滨州、东营两市渣土车密闭改装率 均低于20%,枣庄、滨州、东营3市渣土车卫星定位系统安装率分别为13.3%、2.1%、0。
部分城市渣土车违规问题仍然 较为普遍。随着夏季的来临,各地进入了建筑渣土运输的高峰时期,部分工地为了赶工期,私自延长渣土运输作业时间,部分渣土车辆多拉快跑,不按规定路线行驶,使得市民对渣土车闯红灯、超速行驶、沿途洒漏、噪声污染等投诉大量增加。
监管手段较为单一。部分城市对工地建设扬尘的监管主要采取巡查、重点盯守等方式进行,造成一些工地见机行事,应付检查。另外,对问题工地主要采取通报批评、停工整顿等惩罚手段,缺少强有力的处罚措施,无法对施工企业形成震慑力,容易引起反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