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黄山林场涉及场部、土门、长峰峪等三个林区,属国家生态型林场,总面积5385亩,其中公益林面积4709亩。林场树种丰富,森林覆盖率达到94.4%,负离子含量48610个/平方厘米,被誉为“天然氧吧”。近年来,该林场实行科学管理,突出做好林场防火、病虫害防治两方面的工作,确保林木安全。
严防布控,切实做好森林防火工作。面对日益严峻的防火形势,制定了《黄山林场防火期值班管理制度和奖惩办法》,从组织领导、队伍建设、制度建设、基础建设、工作实绩等方面规范护林防火工作,按照分工负责的原则,将防火责任落实到林区,分解到林片,责任到个人,明确奖惩措施,做到“山有人管,林有人护,责有人担”。严格实行护林防火领导带班值班制度和防火情况上报制度,每个林区每晚确保2人以上值班,配备值班车辆和通信设备,实行昼夜巡逻,确保联络畅通、反应迅速。各林区每日将护林防火情况向防火值班室报告。全面提高护林防火队伍专业化水平,加强护林防火队伍专业知识培训,确保每个护林员全面熟悉林区地形、地势、进山道路等情况,熟练掌握灭火机等器具的性能及使用方法。定期组织开展实地演练,使防火队员不断增强山火扑灭能力与自救能力。实行护林防火联防联治机制,主动协调相关乡镇、村、单位召开护林防火联席会议,统一思想认识,强化责任感,建立起协作支持、信息互通、反应快速的护林防火联防联动机制,努力做到防火于未燃。
责任到人,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林场成立了专门的病虫害防治工作组,签定责任状,将责任落实到人。每个林区设立了检测样地,定期检测,记录归档。5月中旬,组织林场全体人员进行了病虫害防治知识培训,组织400多人次对场部所在地1500多亩松树,利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百毒清烟剂对常发病虫害进行了有效防控,结合实际,采取了定点放烟和流动熏杀的防治措施。加强进入林区林木病虫害检疫工作,确保传染源不得进入林区,以防为主,加强测报,杜绝病虫害的大面积发生。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