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勒斯坦面临的问题不仅是来自以色列的压制,还有内部的不团结,哈马斯和法塔赫争夺巴勒斯坦的统治权。在加沙地带,哈马斯无疑占据着统治权。李绍先认为,相比以色列,哈马斯最强大的武器并不是火箭弹,而是国际社会对以色列的压力,哈马斯用自己的痛苦,来换取国际社会的支持和同情,来换取国际社会对以色列的压力。同时,以色列的强力打击会进一步刺激加沙民众,使他们转而支持哈马斯。
巴勒斯坦人雷克认为,以色列和哈马斯之间的实力相差太大了,这也决定了以色列很难同意同哈马斯坐下来谈判。如果以色列认为他们的安全处境没有改善,他们会继续袭击加沙。如果不解除对加沙的封锁,加沙地带的巴勒斯坦人如置监狱之中,以暴制暴的循环便不可避免。
4 国际社会如何调停?
能否施压哈马斯是关键
李绍先认为,巴以要实现停火,无法离开国际社会的调解。“冲突持续到现在,双方都想喊停,因为每一方都有得有失。以色列的军事行动持续下去,它所失去的就越多。”
李绍先指出,针对巴以问题的国际调解要想成功,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必须有美国的参与,因为只有美国真正能够对以色列施加影响;另一个是必须有一方,能够为哈马斯所信任,并能够影响哈马斯。2012年巴以冲突之所以能够实现停火,是因为有埃及的调解。
现在美国已经参与进来,国际社会在寻找的,是能够影响哈马斯的另一方。但埃及的角色已经发生了变化。去年,埃及国内局势动荡,穆兄会下台,“塞西主导的埃及政府在打击穆兄会的同时,与巴勒斯坦哈马斯的关系也恶化,并封锁了拉法口岸。”李国富介绍,加沙地带有两个口岸,一个是与埃及接壤的拉法赫口岸,另一个是与以色列接壤的埃雷斯关卡。埃及封锁了拉法口岸之后,加沙地带已经没有任何出口。
国际社会将目光投向了卡塔尔。“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到访中东,就是寻求卡塔尔作为调解方。”李绍先指出,卡塔尔是哈马斯最大的资金来源方,如果卡塔尔在冲突之后愿意提供巨额资金帮助加沙重建,停火条件达到或者说部分达到了哈马斯的要求,冲突或许就可以停下来。
“国际社会在探讨的,一个是卡塔尔愿意提供资助来帮助加沙,这个条件以色列必须答应;第二是埃及必须承诺解除对加沙拉法口岸的封锁。”李绍先说到。
5 停火能否带来持久和平?
难改巴以民众对峙心态
谈到加沙的未来,无论是记者采访的以色列人还是巴勒斯坦人,都有些悲观。
以色列人莫蒂表示,他有很多穆斯林朋友,他厌恶冲突,但他仍然“无法看到一个冲突结束的日期。”在莫蒂看来,哈马斯是在把加沙人当做人质。“他们躲在平民之中,如果没有哈马斯,加沙可以繁荣起来。”莫蒂认为,以色列军队对加沙的袭击具有一定的“道理”,“只有赶走哈马斯,加沙的巴勒斯坦人才能开始真正的生活。”
但在巴勒斯坦人雷克看来,以色列对加沙发动空袭完全没有理由。“此前加沙三年都很和平,结果换来了什么呢?”雷克说,没有人愿意去打仗,但是,加沙地带完全被封锁,没有工作,缺食少药,加入哈马斯,也是部分人无奈的选择。
李绍先对巴以冲突的近期结局也不持乐观态度。“现在这个问题几乎已成死结。”他说,“永远的和平只有等到一个享有完全主权的巴勒斯坦国的建立,两个国家和平共处才能实现。但现在,我们看不到巴勒斯坦实力强到能够和以色列去谈判这种可能。”
B06-07版采写 新京报记者 高美 韩旭阳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