险 毒蛇常见村民藏枪
原始森林多雨炎热,这里的蛇基本都是眼镜蛇、蝮蛇等毒蛇,咬上一口就致命。防暴队副队长许亮说,他们没想到这里会有那么多毒蛇,几乎每天都能看见。由于利比里亚医疗条件差,如果被蛇咬了,很可能有生命危险。因此,每次看到毒蛇,他们都胆战心惊。
为了防止毒蛇侵入营地,防暴队员在营地周边挖了防蛇沟,出去要穿靴子,裤腿全部扎起来,并自制防蛇雄黄粉丸。8个月时间内,没有队员被蛇咬过。
除了动物的威胁,这里还潜藏着一些无法预知的人为威胁。格林威尔曾是当年内战时反对派的大本营,联合国在当地也推行过补贴换枪支、摩托车换枪支等政策,但仍有一些人把枪藏在丛林里。许亮和队员巡逻时,偶尔会看到背着枪的村民。这些人看到防暴队员,就迅速钻进林中。在营地附近,防暴队员还挖出了一个地雷。
庆幸的是,在防暴队维和期间,并未发生过枪击事件。
维和任务
保护联合国在当地人员设施
维和防暴警察的主要任务是保护联合国在当地的设施和人员的安全、执行紧急突发事件,以及协助当地警方开展警务能力建设。中国的140名队员的任务区包括锡诺、里弗赛斯、格林维尔3个州,面积1万多平方公里。按照规定,防暴队无单独的执法权,仅限于保护联合国人员和设施的安全,并协助保护当地人员的安全。
防暴队的日常巡逻也有几种模式。一般是10个人一个小队,开4辆车,需要在当地宿营一晚。空中巡逻一般是10到15人一组,坐直升机赶到无路可通的村落,深入到村子里,开治安会议,找部落酋长了解当地的治安情况。由于大部分村落散落在原始森林里,空中巡逻中成为防暴队的一种常态。据许亮介绍,防暴队巡逻时,一般配备12支枪,包括两支短枪、两支防暴枪,以及8支步枪。按照联合国要求,维和警察开枪要遵循四大原则:对等、依法、可追责和必须,“最好的维和是不发一枪一弹”,许亮说,实际上中国维和警察防暴队确实没有开过枪。
协助维护治安培训当地警察
据许亮介绍,当地一个州才30余名警察,没有警车,没有枪械,只有两副手铐。在中国维和防暴队到来之前,一些村子,当地警察从来没有去过,也不敢去。虽然内战结束后的利比里在亚在表面上看不到枪支,但安全基础仍然非常脆弱。
里弗赛斯州有一个盛产黄金的沙滩镇,在巡逻队去的前一天,一名老百姓刚挖的黄金,被一伙蒙面歹徒抢走,老百姓说,可能就是当地武装力量干的。这个镇没有电话,没有手机,走出去需要一两天,无法报案。在防暴队即将回国前,当地警方决定在该镇设立一个派出所。
据当地统计,在中国维和防暴警察巡逻期间,当地的发案率下降了30%。
在维护当地治安秩序的同时,防暴队还向当地警方捐赠了一些警服、靴子等,并对当地的警察进行培训,培训的内容包括单警技能、抓捕搜身等。
上月维和警察再赴利比里亚
除工作之外,维和警察们还与当地学校、医院、村民搞起了外联活动,教当地学生练武术,捐赠物品,用他们的设备为当地居民服务,充当中非友谊使者。防暴队带去的方便面、饼干和清凉油成为当地人最喜欢的物品,“小孩子们都学会了用汉语说"方便面"、"饼干",许亮说,防暴队员也很受当地人欢迎。
4月8日,140名防暴队员被联合国授予“和平勋章”。
在非洲的这8个月让防暴队员们受益匪浅,“看到那里的生活,才知道我们是多幸福”,彭海伟这样告诉记者。
第一批维和防暴警察归国后,今年6月,又有一批中国防暴警察远赴利比里亚维和。队员杨乾坤在自己的微信朋友圈写到,“环境再苦,条件再差,但任何时候作风不减,标准不降,这就是中国维和警察的作风”。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