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东省政府通报了关于2012—2013年度全省金融业发展绩效考核情况,兖州区被授予“山东省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模范奖”,全省共有10个县市区获奖,兖州是济宁市唯一获此殊荣的县区。
近年来,兖州区按照省、市关于加快县域金融经济发展的总体部署,紧紧抓住全省金融创新发展试点机遇,以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水平为一个支点,以打造一个绿色金融服务品牌,一支金融领军队伍为两个创新点,实施金融创新助推计划以“做活、做新、做稳”金融为3大目标,建立金融系统联络员、信息员、宣讲员、统计员四大员队伍,以“引机构、推上市、搭平台、促诚信、建机制”为5项重点,积极优化金融产业和资源布局,加速金融管理、服务和产品创新,加大推进资本与产业的结合力度,使金融产业的生产力、集聚度和社会贡献持续增强,金融生态建设工作取得良好成效。
金融业整体实力不断壮大。2013年全区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达到343.75亿元,较年初新增58.89亿元,贷款余额228.14亿元,较年初新增12.63亿元,余额存贷比66.3%,新增存贷比21.4%,金融业实现地方税收1.43亿元,较上年净增2190万元,增幅18.2%。有8家银行、5家保险公司进入全区税收100强,金融业财税贡献显著提升。
金融组织体系不断丰富。2012年以来,陆续引进交行、兴业、浦发、招商、中信、莱商等股份制银行,成立济宁市首家中成村镇银行和注册资本1亿元的大丰小额贷款公司,截至目前,全区共有16家银行、24家保险公司、1家证券营业部、1家融资性担保公司和2家小额贷款公司,基本形成了多元化、多层次、功能较为完善的金融组织体系。
金融信贷支持力度不断增加。搭建全省首家县域融资信息平台。依靠网络科技,建立起“永不落幕”的银企对接会。切实解决了银企之间“信息不对称、沟通不充分、对接无成效”三大难题,截至目前,银企对接平台上线企业达到204家,获得授信的企业148家,平台贷款累放45亿元,融资效果显著。全面推广“三大信用联盟”、“小微信贷工厂”等新型服务模式,联合农业部门,吸纳40家种粮大户成立济宁市首家种粮大户信用合作联盟,为种粮大户搭建市场信息、技术和金融支持等全方位服务平台,有力地支持了三农、小微等重点领域发展。
多元化直接融资渠道不断拓展。鼓励支持企业积极走向资本市场,持续推动企业做大做强。成立了济宁市首家齐鲁股权托管交易中心兖州挂牌工作办公室,2012年底,华美科技公司成为济宁市第一家四板挂牌企业。拟上市公司联诚集团、育达医疗正进行股份制改造,积极对接扶持政策,分别为联诚、育达两家拟上市公司争取扶持资金各30万元。抢抓“新三板”扩容机遇,筛选出“新三板”后备企业20家,积极做大主业,为尽快走向资本市场做好财务、业绩等准备。
金融发展生态环境不断优化。将金融生态建设作为金融创新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提出了“一年创建、两年提升、三年攻坚”的金融诚信三年计划(2013年-2015年),树立金融环境是第一发展环境意识,把“金融诚信”作为金融工作的生命线,通过制定落实考核激励措施打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实施四大信用工程建造良好的信用环境,打击各类非法金融机构、活动构造完善的法制环境,倡导良性竞争和谐发展营造健康的市场环境。
(王鑫阳)
【责任编辑: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