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济宁市统计局晒出济宁经济成绩单,上半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843.11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9.5%。我市GDP增速由一季度的第9位前移到第7位,上升2个位次,较同期提升1个位次。
值得注意的是,上半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048元,增长9.6%,农民人均现金收入7713元,增长13.5%。这意味着,今年上半年,居民人均收入增速“跑赢”了GDP。
亮点一
29个制造行业中有23个实现增长
上半年,全市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64家,企业户数达到2011家。其中,制造业对规模工业经济增长的支撑力增强。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2.16%,高于平均水平0.79个百分点,拉动规模工业增长6.99个百分点。制造业的较快增长主要得益于重点行业、重点企业保持了较好生产态势,29个制造业行业中有23个实现增长,增长面为79.3%。
今年以来,制造业增加值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逐月提高,上半年占比达到56.2%,较上年同期提升1.2个百分点,较年初提高7.0个百分点,较一季度提高4.5个百分点。制造业占比稳步提高对改善过度依赖能源产业的状况、提高工业经济抵消能源产业冲击的能力起到了积极作用。
亮点二
房地产投资居全省第5位
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254.8亿元,同比增长17.4%,高于全省平均水平0.2个百分点,其中,工业投资完成668.9亿元,占全部投资总额的53.3%,增长24.1%,高于全部投资增速水平6.7个百分点。服务业投资完成527.1亿元,占42.0%,增长11.4%。
房地产投资完成151.3亿元,增长29.3%,投资额居全省第5位,增速居全省第3位,实现了高位较快增长。住宅商品房销售面积278.5万平方米、增长20.3%,住宅商品房销售额105.8亿元、增长27.8%。
亮点三
第三产业占比提升,重点服务业快速发展
上半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34.9%,较同期提高1.3个百分点。
重点服务业快速发展,批发业企业增加值增长17.3%,住宿业增长15.2%,金融业增长12.4%,房地产业增长11.6%,营利性服务业增长18.7%。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生产经营保持较高增长态势,1至5月份实现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2.8%,其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增幅分别达到20.5%、28.4%和32.8%。
亮点四
工业投资主要集中在制造行业
上半年工业投资占全部投资的比重达到53.3%,较上年同期提升2.9个百分点,较年初提升1.3个百分点。
工业投资主要集中于制造业,上半年保持了较快增长且占比进一步提升,对持续改善我市工业结构,进一步增强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将起到极大推动作用。
居民消费
精神消费备受青睐
吃、穿、用等基本消费保持适度旺盛。上半年粮油食品类商品零售同比增长18.9%;服装、鞋帽、针织品类零售额增长16.7%;日用品类零售额增长14.9%。
住行等升级产品消费呈扩张性发展,其中,限额以上企业销售的小汽车金额达到63.3亿元,增长20.5%。
文化产业相关商品消费形势较好。其中,体育、娱乐用品类销售额同比增长22.3%;书报杂志类增长27.8%;电子出版物及音像制品类增长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