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有所医 求医不难 看病不贵
医改,在一开始就把满足人民群众基本医疗卫生需求作为一切改革措施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市卫生局抢抓新医改的发展机遇,在全省乃至全国形成了济宁特色亮点品牌,更给济宁的千家万户带来了巨大的福祉。
市委、市政府专门将“万名保健医生进农户”活动列为为民办实事重要内容,选派10152名医务人员联合村医,对口帮扶全市6215个行政村,截至目前共巡诊家庭291万户,签订服务协议书176.4万户。我市连年将免费婚检、农村适龄妇女专项健康查体、孕妇产前筛查诊断工作列入为民所办实事的重要内容。目前,我市免费婚检率达93.9%、新生儿“四病”筛查率99.5%、“两癌”筛查率98%,今年我市新生儿遗传代谢性疾病筛查病种扩大到29种,持续提升我市妇女儿童健康水平。全市纳入新农合、医保定点的273家医疗机构全部推行“先看病后付费”诊疗服务模式,累计188万人次受益,这一做法已在全国21个省市推广实施。为进一步增强农村卫生预防保健和基本医疗水平,我市创新实施“万名乡村医生进课堂”活动。开展“病历费用双公开”,全市35家二级以上医院累计免费为患者提供病历53.9万份,让群众“看明白病、花明白钱”。
蓝天碧水 繁星闪烁 指日可待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我市环境保护工作以“提升年、显效年”为主题,坚持“治水当示范、治气当先行、绿化当模范”的方针,全面落实生态济宁三年行动计划。
铁腕整治大气污染取得初步成效,实施大气污染防治项目175个、总投资30亿元,目前已完成123个;大气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今年上半年,我市SO2、NO2、PM10和PM2.5分别同比改善9.3%、15.1%、0.6%和14.3%,其中二氧化氮指标改善幅度居全省第1位,今年已获得省级生态补偿资金482万元。南水北调治污成果巩固提升,进一步完善“治用保”治污体系,今年安排水污染防治项目186个、总投资30亿元;南四湖13个入湖考核断面全部达标,湖内5处水质监测点位全部达到规划水质目标,保障了5月份南水北调东线第二次调水水质安全。副省长邓向阳来我市调研南四湖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时,对我市南水北调治污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