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日,山东体育产业基地授牌开始。(齐鲁网记者 李淼 摄)
庆云县体育产业基地(山东省体育产业基地)成为首批被授牌的八家基地之一。(齐鲁网记者 李淼 摄)
从家庭作坊到规范化企业园区,从单一篮板制作到现代化生产线,见证了崔口体育器材产业发展的艰辛。(齐鲁网记者 李淼 摄)
近三年,是崔口体育产业发展最快的时期。(齐鲁网记者 李淼 摄)
齐鲁网庆云8月6日讯(记者 李淼 实习记者 刘自锐)6日,山东省体育产业基地授牌工作启动,庆云县体育产业基地(山东省体育产业基地)成为首批被授牌的八家基地之一。
位于德州市庆云县的崔口镇是一个不起眼的鲁北小镇,在地碱水咸长不出好庄稼的情况下,却“长”出了“铁杆庄稼”,一度催生出20多家体育器械、健身器材生产企业,崔口镇成为远近闻名的“千年古镇、工贸重镇”和“体育器材之乡”。
家庭作坊成长成为“体育器材之乡”
在上世纪70年代开始发展体育器材产业的崔口,当时都是家庭作坊式,靠单打独斗接一些小的订单,发展停滞不前。现在,体育器材产业已成为崔口镇的主导产业之一,产值占全镇生产总值的30%以上,是全镇财政税收的重要支撑之一。
从家庭作坊到规范化企业园区,从单一篮板制作到现代化生产线,见证了崔口体育器材产业发展的艰辛。
齐鲁网记者了解到,崔口镇体育器材产品由最初的田径、路径器材发展到了室内外健身器材、塑胶跑道、海绵产品、海绵设备、文教用品、玻璃仪器用品等十大系列、上千个品种。目前,全镇共有体育器材专业村4个,占地2025亩的体育产业基地1处,规模以上企业20家,配套企业50余家。既有鲁庆、京奥等注册资金大、生产能力强的龙头企业,又有冀鲁、世纪星等成长性好、特色突出的骨干企业,还有鹏泰篮板、吉田等配套加工企业,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条。
经过四十多年的发展培养了一大批勇于开拓的企业家、上千名人脉广阔的职业营销人员和成熟稳定的产业工人队伍,是冀鲁交界体育器材制造业规模最大的乡镇。
山东体育器材第一镇 曾走进北京奥运
齐鲁网记者了解到,近年来,崔口体育产业不断发展,而近三年,是其发展最快的时期。
据悉,2012年以来,山东省体育局、省产业发展中心、德州市体育局为崔口的体育产业发展指明方向,开启了崔口体育产业转型升级的闸门。2012年规划建设的庆云县体育产业基地,为区域内体育产业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广阔空间和优秀平台,吸引来自天津、河北、滨州无棣等地的多家企业入住。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