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全市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现场会召开
记者 张运永
8月6日,枣庄市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现场会在峄城区召开。枣庄市委副书记、市长张术平出席会议并讲话,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张宝民,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王邵军,市政府党组成员、秘书长朱国伟,市政府党组成员、市财政局局长尹克同出席。
与会人员首先实地察看了峄城区部分镇村环卫一体化工作现场,听取了有关情况汇报。随后召开会议,传达了全省乡村文明行动第三次现场推进会议精神,通报了全市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开展情况,滕州市、峄城区作了经验介绍,薛城区、市中区作了表态发言。
张术平在讲话中指出,自去年8月份市委、市政府启动城乡环卫一体化建设以来,各级各有关部门将其作为统筹城乡发展、惠及民生福祉的重要举措,因地制宜,分步实施,着力推动公共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有效改善了城乡环境卫生状况,得到了群众的普遍认可。垃圾收集处理体系初步建立,经费保障能力不断增强,组织管理体系逐步建立,检查考核富有成效。但也要清醒地看到,工作中还存在不少问题和差距。各级要切实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对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进行再动员、再加压、再部署、再推进,以更大的力度、更硬的作风、更实的举措,努力在“巩固提高、扩面提质、完善机制、常态长效”上狠下功夫,确保年底前实现全市城乡环卫一体化全覆盖。
张术平强调,下一步要着力抓好五个方面的工作。一要以薄弱村整治为重点,解决好全覆盖问题。各区(市)要对辖区内的薄弱村逐一进行梳理,建立工作台账,实行销号制度,力争年底前全面完成整治任务、全部通过考核验收。坚持分类施治,突出抓好以主干道路硬化、环境净化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整治,尽快让薄弱村群众感受到实实在在的环境变化。二要以责任落实为保障,提高垃圾收集处理水平。明确区(市)责任,继续抓好现有垃圾处理场的升级改造,让其发挥最大效益。明确乡镇(街道)责任,切实发挥垃圾中转站、密闭压缩式设备、垃圾清运车辆的作用,及时收集转运垃圾。明确村居责任,落实专人管好用好密闭式垃圾收集箱、垃圾桶,督促村民按要求存放垃圾,打造整洁有序的村容村貌。三要以健全机制为核心,实现常态化长效化运行。按照“横到边、纵到底、全覆盖、无缝隙”的要求,完善工作机制,做到层层有人抓、事事有人管。要做到“四个一”:有一支环卫队伍,积极探索环卫作业市场化运作模式,大力推行“出资购买公共服务”,逐步建立服务外包机制。有一笔专项经费,设立专项资金,并列入财政预算,形成稳定的公共财政投入机制。有一套处理设施,按照城乡环卫一体化实施意见的要求和标准,该配齐的抓紧配齐。有一个考核机制,加强业务指导,定期组织培训,做好日常管理和监督考核。要通过完善机制、规范引导、巩固提高,使之逐步成为各级政府的长期性工作。四要以群众为主体,提升环卫意识和文明程度。大力开展乡村文明行动,进一步提高农村社会文明程度;突出抓好民生实事的落实,通过农村环境的优化促进农民生活方式的转变;营造浓厚的社会氛围,引导广大群众增强卫生意识、环境意识、生态意识,筑牢城乡环卫一体化建设的群众基础。五要以抓实办好为目标,凝聚工作合力。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市级领导联系帮包制度,及时帮助解决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科学整合相关配套资金和资源,形成“多个渠道进水、一个池子蓄水、一个龙头出水”的工作格局。坚持日常监管和年度考核相结合,通过明察暗访、电话调查、受理投诉等方式加强监督管理。各区(市)、市直有关部门要树立“一盘棋”思想,加强协调,紧密配合,形成合力,掀起新一轮城乡环卫一体化建设的热潮,确保完成既定的各项任务目标,让群众享受到均等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