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倡议小志愿者们正在捡垃圾
8月22日,由济宁市文明办、济宁市民政局、济宁市文广新局、济宁日报社、济宁广播电视台联合主办的“文明城市是我家,社区文明我先行”活动,在金城街道洸河花园社区拉开帷幕。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我市部分优秀曲艺家、志愿者代表组成演出团队、服务小组,定期走街串巷进社区。
镜头一小志愿者拾捡纸屑、烟头,做文明小公民在洸河花园内,10多个来自星光艺术团的小志愿者,在老师的带领下,捡拾着地上的纸屑、烟头。“我要把纸带回家,交给奶奶卖钱。”小志愿者张辰希告诉记者。
在问及公交车上如何讲文明时,现场小朋友们积极举起小手,踊跃发言。“把垃圾丢进垃圾桶,给老人让座,不把头伸出窗外……”十多名小朋友给出了十多个答案。“我认为,在科技发达的今天,我们要保护赖以生存的环境,做到不乱丢垃圾,不破坏环境。”小志愿者汪春鑫告诉记者,自己要做一个文明的小公民。
镜头二助老志愿服务队“精神收获更来劲”在当天下午的活动中,记者见到了夏师傅修脚团队的4名队员,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这个小型的爱心志愿者团队又拓展了服务面,还加入了“助老志愿服务队”。夏师傅高兴地告诉记者,他的干劲更足了。“很多人,不愿意跟老人接触,可我就喜欢这一行”。环卫工人谢经霞在看到本报对夏师傅义务修脚的事迹报道后,与夏老师取得了联系,义务帮老人修脚已经半年多了。她认为,无论做环卫还是义务修脚,都传递了社会正能量。
服务队员曹蓝菊负责给老年人理发,为了这次进社区活动,她又将自己的理发店关了门。“挣钱的同时,咱们要追求精神生活。”曹蓝菊认为,精神上的收获更来劲。她的朋友记玉霞,利用自己开诊所便利,在服务队中帮老人免费量血压、测血糖,不到半年的时间,测血糖的试条已经积攒了200多根。
镜头三金师傅团队“奉献并快乐着”“前段时间老往小区跑,刚才还见了好几个熟人。”尽管没“生意”上门,金宇金师傅团队陈来峰显得很淡定。他告诉记者,这个小区的居民水电暖问题基本上解决了,暂时不需要他们。
3月12日,本报以《金字招牌》为题报道了金师傅免费维修团队的事迹。近几个月来,金师傅3个小组工作量很大,每天每组都往返于十多户居民家中,整日汗流浃背,衣服基本上没有干过。“承诺24小时内维修服务,咱们就要上门帮大伙解决问题。”金师傅团队的一位成员告诉记者,居民脸上的那份喜悦让他们感到格外自豪,他们奉献并快乐着。
镜头四琴书传承人“用土话说新理”在当晚的文艺演出中,记者见到了山东琴书代表性传承人刘士福。他告诉记者,为了当晚演出,他准备了很久,最终演唱了《孝顺父母》这首歌。这是一首讲述70多岁老太含辛茹苦将5个儿子、两个女儿养大成人,但子女们不孝的故事。在别人的帮助下,老太太拿出《老年人权益保护法》,劝说几个子女改变想法,争相侍候老人。“演出用的语言虽然是土话,但说的是新理,我希望观众们看完演出后,能受到一定的启发。”刘士福说道。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近年来,刘士福根据社会上的热点话题,创作了许多接地气的优秀琴书作品。他告诉记者,自己下一步还会创作弘扬社会真善美,讥讽社会丑恶现象的琴书作品,相信不久后,新作将能与广大市民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