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止到9月2日6时,全市累计平均降雨量367.5毫米,较历年同期偏少38%,为1951年有水文资料记载以来倒数第5位。由于持续干旱,南四湖的湖内水位大幅下降,给农业、渔业、航运和生态带来严重影响。
7月22日,济宁市启动了抗旱三级应急响应,各县市区积极投入抗旱活动,投入抗旱劳力28万人、资金6490.6万元。通过分析近期降雨趋势、南四湖水情,我市成立了抗旱调水工作领导小组,有效地控制了南四湖取用水,并争取从黄河、长江引水补湖。截至前日8时,引黄总量近1亿立方米,解除了南四湖阶段性生态危机。
根据气象部门预测,近期南四湖流域仍无大的降雨。由于高温蒸发原因,水位将以每天1至2厘米下降,如果9月底前全市没有大范围有效降水,南四湖将降至生态水位以下,秋播秋种将受到严重影响,干旱威胁依然严峻。
根据目前的旱情,我市各相关部门将做好抗长旱、抗连旱的准备。用水紧张时,对企业生产实行定额用水、限量供水;秋种期间,指导农民改变大水漫灌的耕作习惯,提高用水效率;对具备打井条件地区通过应急打井增加供水能力,确保城乡居民的饮水。必要时再次申请启用南水北调工程向南四湖补水,保证不低于生态水位,同时加大建设水源工程,增加蓄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