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天气预报
济宁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济宁人事考试单位代码
济宁市安全教育平台
济宁违章查询
济宁住房公积金查询
济宁科技网 济宁培训班 济宁银行网上银行 济宁教育网 历史故事 家庭教育 济宁市地图 济宁房产 济宁教育网 济宁人事考试信息网 济宁新闻网
币圈最新消息 济宁信息港
浏览器之家 济宁汽车 睡前小故事
下载吧 股票书籍 花花草草
百应百科 照片恢复 学习通
红警之家 睡前小故事 马伊琍
手机照片恢复 手机数据恢复

济南人出行仅有10%选择骑自行车 停放不方便

时间:2014-09-08 14:07来源:未知 www.yunhepan.com

  每逢小长假,“出行”都成为市民关注度最高的话题之一。记者注意到,济南交警每发布一条拥堵的路况微博,都会加上“建议市民选择骑车等交通工具绿色出行、低碳出行”。然而,如今自行车从十几年前的主流交通方式变为极少数人的代步工具。
  
  出行骑自行车人数12年少了一半多
  
  2013年,据国家住房城乡建设部发布的数据资料显示,城市自行车出行比例一降再降,北京市已由2000年的38.5%下降至不足15%,深圳市从1995年的30%下降到6%,这两个城市也只是众多城市的缩影。绝大多数城市有40%的车程在3公里左右,这其中很多时候自行车可以替代汽车成为代步工具,不仅节省燃油,也节省开车和停车的空间。
  
  济南市民自行车出行的情况与北京、深圳差不多。据一份2012年《济南市居民出行行为与出行需求分析报告》显示,济南人出行仅有10%的人选择骑自行车,与2000年的30%左右相比,不少原来骑自行车出行的市民改为开私家车出行,电动车的兴起也抢占了自行车的“半壁江山”。
  
  “严格来说,真正意义上的绿色出行仅包括步行和骑自行车。”济南市城市交通研究中心专家表示,现在市民上班的通勤距离也越来越远,骑车的也随之少了。
  
  “路权”受损自行车骑行空间被挤压
  
  近年来,随着机动车数量的飞速攀升,曾经在道路上风光无限的自行车,渐渐被“赶到”了边缘地带,某些路段自行车甚至被“逐出”路外。
  
  从2012年济南启动三年治理城市拥堵计划以来,慢行交通再次受到重视,交警部门采用主路禁停、彩色车道、机非护栏各种方式保障非机动车道的路权。现在,济南自行车的通行空间已有了部分改善,然而即便如此,仍然不够顺畅。
  
  据了解,自行车能走的路一般分为自行车与机动车混行道路、无防护型自行车道、有防护型自行车道、自行车专用道等几种。目前济南新建道路和繁华地带的自行车道主要为前三种。
  
  而这三种道路,可以说各有各的困扰:在自行车和机动车混行道路上,由于存在自行车、电动自行车和机动车多种速度相差很大的交通工具,很容易造成三者间的相互干扰;无防护型自行车道不但会有机动车频繁驶入,有些甚至完全被当作机动车停车位,导致自行车不得不驶入机动车道,带来安全隐患;有防护型自行车道则过于狭窄,有些甚至不能两辆自行车并行,再加上速度很快的电动自行车混行其中,也给自行车骑行带来很大不便。
  
  停放不便利无法嵌入大交通系统
  
  市民从家里出来后,先骑自行车到公交车站,将自行车存放后,再换乘公交车抵达目的地……几种交通工具搭配出行的方式是较为理想和快捷的出行方式,也就是通常意义所说的大交通系统。山东交通学院教授蔡志理表示,自行车无法嵌入大交通系统,其作为重要辅助交通工具的功能并未得到开发,除了骑行不顺畅之外,停放环境安全和便利也很重要。
  
  对于早晨时间极其紧张的李先生来说,骑自行车前去换乘BRT是最佳出行方案,因为从他的家骑自行车去花园路东段的BRT车站只需要5分钟。但是问题来了:此前,BRT车站旁边没有正规的自行车停车场,随便停一个地方很容易被偷,邻居家就曾经发生过不止一次丢自行车的情况,无奈之下,李先生只能放弃BRT这一方便的交通工具,咬咬牙买了私家车。
  
  记者从交警部门了解到,今年上半年,全市共设置了260处非机动车停车架并且目前还在不断增添中。“自行车仍然是百姓常用的交通工具,既环保又节能的自行车理应成为政府提倡的出行方式。现在自行车停放问题逐步得到解决,希望能够让自行车嵌入大交通系统。”交警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

相关阅读
  • 东营2016年将投放2800辆公共自行车 首期760辆已启用
  • 潍坊公共自行车扫码租车功能16日上线 用手机可租车
  • 潍坊青州公共自行车更新换代 车身颜色市民说了算
  • 山东消协公布试验报告:75%电动自行车不符合标准
  • 记者找寻济南公共自行车:仅天下第一泉风景区能见到
  • 济南出租车大面积停运 相关部门:不方便回应
  • 潍坊:“互联网技术”激活沉睡的“绿色自行车”
  • 滕州计划新建60处公共自行车亭棚新增2000辆自行车

  • 上一篇:济南零点公交试运行即将结束 是否继续夜行未定
    下一篇:老济南风味小吃游客难觅 “串了味儿”的芙蓉街

    济宁运河畔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来源于注明来“源于:运河畔或www.yunhepan.com”版权均属运河畔网所有,其他媒体可以转载,且需注明“来源运河畔网”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济宁运河畔,济宁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全网热点
    • 健康
    • 教育
    • 新闻
    • 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