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网济南9月12日讯(山东台记者 高昌洁 高杰)活动开展的效果如何,群众说了算。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枣庄市峄城区把“让群众满意”作为工作标准,“即知即改”,建立起为群众分忧解难的长效机制。
据山东广播电视台新闻中心《山东新闻》报道,枣庄市峄城区吴林街道办王屯村村民许纳,丈夫常年在外打工,自己也在村办玩具工厂有份工作,孩子在附近的坝子小学上学,尽管学校距离不远,但每天仅接送孩子就耗费不少时间和精力。
针对群众反映的这些问题,今年6月份,峄城区投资50万,在吴林街道办坝子小学试点“爱心食堂”,建立了枣庄市第一所规范化村级小学餐厅,为全校176名回家路途较远、父母外出打工的学生提供午餐,由区级财政和学校贴补餐费,还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进行了减免。
坝子小学校长杨光:“中午回家照顾孩子有一定困难,好多学生在外面买方便面,简单的把午饭解决,这样营养不好,还存在安全隐患。这样既保证了营养,又保证了学生的安全。”
餐厅还设立了家长陪餐餐桌,每天中午请3至5名家长品尝监督,并提出改进意见。
目前,峄城区已建成9家村级小学餐厅,下一步将继续投资900万,针对服务半径较大的学校新建10所标准餐厅。
学生家长张广秀称:“饭菜质量不错,小孩能吃好,家长放心。”
向问题“叫板”,群众才会“叫好”。在落实阳光低保的政策中,不少群众反映的基层低保办理不透明、人情保关系保等问题,峄城区党员主动带头自查自纠,接受民主评议和群众监督,清理不符合条件的低保对象2200多人。
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峄城区共汇集群众意见600多条,解决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300多件。新建立的社情民意调查办公室开始投入使用,选聘有基层工作经验的大学生村官为群众答疑解惑,把即知即改、关心群众满意度常态化,制度化。
枣庄市峄城区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办公室副主任、区委组织部副部长侯磊称:“下一步我们将充分发挥社情民意调查办公室的作用,建立收集民情、督导办理,即知即改的长效机制,不断解决群众关心的难点热点问题,提升群众满意度。”
延伸阅读:整改进行时:滨州打造服务群众的五星级政法窗口整改进行时:山东省委统战部:出实招办实事 切实抓好整改整改进行时 山东信访部门:转变工作作风 察实情办实事整改进行时——山东省落实“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整改进行时——团省委: 标本兼治抓整改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