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什么样的景色让你感慨“华丽的苍凉”?
奥尔德林:我看到的景色一点也不美。“华丽”是指人类成就。我们发明了飞机、飞船,现在登上了月球,这是了不起的成就。但是,环顾四周,这真是最荒凉、最缺乏生气、最不友好的地方。没有空气,一片漆黑,一个月里一半炙热一半寒冷,绝对不是一个适于人类生存的地方—火星可比这儿好多了。
记者:登月过程中什么事最难忘?
奥尔德林:着陆时刻。我拍拍阿姆斯特朗的肩膀,跟他握手说,我们终于有事情要做了。走出登月舱,月壤非常柔软,我们的鞋也非常软。
记者:一切按计划进行,还是发生过什么意外?
奥尔德林:下降过程中,程序警报器响了,提示计算机过载,因为计算机同时在处理登月雷达和对接雷达的数据。我的外号叫“对接博士”,我本来不愿意关闭对接雷达,最后还是关闭了。我们飞过了预定着陆区,不得不另选一个适合着陆的地方。
记者:有报道说你看到了外星人的基地?
奥尔德林:他们误会了。飞向月球的过程中,整流罩分离,组成整流罩的4块板子朝4个方向散开。我从窗口看到了其中一块板子的反射光,而不是外星人的基地。至于有人说外星人的飞船一路跟着我们飞到月球,我可从来没有向休斯敦这样报告过。
记者:有人说美国登月是个骗局,你怎么回应?
奥尔德林:我不需要回应。我当时就在那里。
重返月球:让机器人去干活
近半个世纪的沉寂之后,20世纪末21世纪初,全球掀起第二轮探月热。奥尔德林却认为,载人登月对于美国来说没有意义,把机器人送上月球就足够了。记者:您支持重返月球吗?
奥尔德林:支持,但我不支持美国这么干。我赞成其他国家的人去月球—每个有能力的国家都希望把自己的人送上月球,以此显示他们的技术成就。美国不应该跟其他国家竞争,我们已经去过那里,知道怎么实现载人登月了。
记者:那么美国在探月项目中应该做什么?
奥尔德林:让机器人去干月球的活。过去45年里,机器人技术得到了巨大发展,不管是在月球正面还是背面,我们都能够远距离控制机器人的活动,美国应该利用这些先进技术去帮助其他国家。这一波重返月球,哪个国家的人会最先登陆月球?我觉得,大多数人会同意是中国人或者欧洲人,而不是美国人。
记者:您关注中国的月球车“玉兔”吗?
奥尔德林:了解不多,但听很多人说过。我还是要说,月球作为人类居住地来说太荒凉了,还是派机器人去吧。不过机器人在月球上必须睡觉,每一觉睡14天,中国月球车得设法熬过极冷的夜晚。听说它出了些故障?没关系,下一次等我们有了月球基地,就能把它修好了。
记者:我们在电影《变形金刚3》、电视剧《生活大爆炸》里发现了您的身影。饰演自己感受如何?
奥尔德林:我喜欢在《生活大爆炸》里客串的角色:万圣节给孩子们发放带有航天符号的饼干和糖果。这是一种独特的沟通方式,告诉人们我去过月球,但我现在也没闲着,并且思考了很多关于未来的问题。我可不希望人们以为我去了一趟月球之后就退休了。
飞向火星:火星建设永久性居住点 月球提供中转基地
“去火星吧”—几个大字印在奥尔德林的T恤衫上。作为火星计划的坚定支持者,他认为美国不应再耗费巨资重返月球,而应该尽快开展火星登陆,建立月球基地的意义也是在于为飞向火星提供中转站。2013年,他推出新书《火星任务》。
记者:登陆火星难在哪里?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