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介绍,畜牧科技平台带动了生猪品种改良、繁育、推广、养殖等的链式发展模式,2002年,得利斯将有“江北第一猪”美誉的优良猪种“莱芜黑”作为基础母本,培育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欧得莱”品牌猪,瘦肉率达到60%左右。以此为基础,得利斯按照“公司+合作社+养猪场”的模式,打造了“统一供应猪种、统一人工受精、统一供应饲料、统一兽药防疫、统一技术服务、统一收购肥猪”的生猪基地,计划建立100个生猪产销合作社,1000个标准化养殖小区、10000个标准化养猪场,并在国内率先建设了500万头生猪产业体系。
此外,得利斯还从源头开始,以农业科技平台为主从事粮油饲料加工,年加工大豆50万吨、饲料150万吨。“现在,我们的产品中多了以大豆为原料的食用油,其实这里借鉴了循环经济的概念,生产的大豆可以用来榨油,剩下的渣料可以用来饲养生猪,不会造成一点浪费。”王焕军介绍,为了从源头保证安全营养,集团还创办了得利斯粮食银行,发挥基地仓储功能,打造起北方大型粮油加工物流集散中心。
2007年,山东曾在《关于贯彻中发〔2007〕1号文件精神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施意见》中明确提出,要贯彻工业反哺农业的方针,大力发展农业农村经济,促进粮食继续增产与农民持续增收。反观得利斯的发展之路,可以看到,这不失为一个工业反哺农业、促进农民增收的优秀范例。
“得利斯集团把回报社会、回报员工作为神圣的社会责任,公司始终坚持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方向,致力于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四大产业平台每年可以带动160万吨粮食转化、500万头生猪养殖、400万吨物流运输,1万名劳动力就业,农副产品收购额达到120亿元。”王焕军介绍,约有23万户农民因得利斯增收致富,2015将累计带动农民增收50亿元。
转型促进创新 为消费者打造“舌尖上的安全”
“世界肉类组织研究认为,北纬35-40度是最佳的畜禽养殖区,恰好位于这一区域的得利斯,有地利之优势。”在得利斯技术中心,工作人员介绍,“产出的猪肉用0-4℃独特科学工艺进行处理,肉品呈现淡鲜红色,烹煮时水面没有泡沫,口感方面,细嫩多汁又富有弹性,而且易于消化吸收。”
工作人员口中的“特殊工艺”,即得利斯的冷却肉制法。除此之外,消费者更为熟悉的火腿等低温肉制品,则使用了低温成型蒸煮工艺。早在1989年,公司已经在国内率先研究开发出了低温肉制品并投入工业化生产,先后在山东、北京、西安等省市建立生产基地。据得利斯技术中心主任刘亮亮介绍,“低温成型蒸煮工艺最大限度地保存了肉类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和多种矿物质,能迅速补充人体消耗,高标准满足了现代人的饮食需求。”
而随着经营触角的不断延伸,单一肉类系列产品已经不能满足得利斯人的发展要求,于是,他们开始转向充分发挥原料和技术优势,对得利斯的产品名录进行丰富。“除了之前介绍的食用油系列,得利斯近年来还利用生物技术,对猪副产品进行精深加工,先后开发出胶原蛋白、骨素等高科技产品。目前消费者信赖的的北极神海狗油系列,就是天然生物保健品系列的代表。”王焕军说。
在这一过程中,科技为得利斯集团的发展发挥了重要力量。刘亮亮介绍,“我们有经过国家认可的检测中心,连续两次通关过了英国FAPAS组织的高水平能力检验证考核,对从原材料到加工产品等各个环节进行严格检验。”
近年来,得利斯在行业内率先建设食品安全追溯系统,从养殖屠宰、肉制品加工及冷链配送,建立了全程追踪追溯管理体系,消费者只要将产品条码对准终端机进行扫描,就可以对肉制品的养殖、生产加工、仓储、运输过程等进行全程追溯。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