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网淄博9月23日讯(记者 张帅 通讯员 肖春燕)9月23日,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白泉民在出席第六次全省人民法庭工作会议时强调,要全面加强人民法庭各项工作和建设,努力实现 “职权配置优化、法庭布局优化、便民网络优化、监督管理优化”,确保“审判质效提升、司法能力提升、干警形象提升、公信权威提升”,进一步开创人民法庭工作的新局面。
白泉民指出,要大力加强规范化管理,进一步提高人民法庭公正司法水平。要理顺人民法庭审判职能,建立方便快捷的立案机制,赋予人民法庭案件受理权,推行“双轨制”立案方式和远程立案、网上立案等做法,有效解决人民群众“立案难”的问题;统一人民法庭审理民商事案件、刑事自诉案件的具体范围,有条件的可以负责执行法庭自行审结的案件,形成“人民法庭快速审理多数简单案件、机关精心审理少数疑难复杂案件”的审判格局;探索设立专门化人民法庭,可以指定城区人民法庭专门审理交通事故等特定类型的案件,避免城区法庭与法院机关职能交叉,实现乡村、城区人民法庭的多元发展;加强对人民调解组织的工作指导,推进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联动工作体系。要强化人民法庭便民措施,认真落实“两便”原则,坚持把便于群众诉讼摆在第一位;优化法庭布局,积极做好人民法庭的恢复、新建工作,将人民法庭主要设置在农村或者城乡结合部地区;全面加强人民法庭窗口建设,推行设立诉讼服务室或服务大厅的做法,开展法律咨询、立案审查、信访接待等工作,为当事人提供集成化、一站式服务。要加强人民法庭审判管理,在人民法庭探索实行主审法官、合议庭办案责任制,明确主审法官、合议庭成员的办案责任,完善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度,做到“让审理者裁判、由裁判者负责”;加强审判流程管理,把人民法庭办理的案件全部纳入流程监控;加强庭审活动监督,人民法庭开庭审理的案件一律同步录音录像、入档存卷;完善案件繁简分流机制,不断提高办案效率,及时化解矛盾纠纷。要加大人民法庭司法公开力度,注重发挥传统公开方式的优势,进一步加大巡回审判力度,全面落实旁听庭审制度,把矛盾纠纷化解在田间地头、社区农家;注重发挥人民陪审员制度的优势,让更多的群众参与审判;注重发挥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优势,将人民法庭所有审判活动信息一律向社会公开,所有符合条件的生效裁判文书一律上网公布,真正把司法活动置于阳光之下。
白泉民强调,要切实改进纪律作风,进一步提升人民法庭队伍素质。各地法院要进一步推广“四心工作法”,不断总结挖掘新的经验做法,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把个案成效转化为整体效果,把局部经验转化为自觉行动,使每位干警都自觉把群众的事当作自己的事,用“四心”换取群众的顺心、安心。要切实抓好教育培训,人民法庭审判处理的案件,大多是群众日常生产生活中产生的纠纷,很多是“家务事、人情债、气官司”,要把提高群众工作能力作为教育培训、岗位练兵的重要内容,引导人民法庭干警善于运用群众听得懂的语言,把裁判理由讲清楚、说明白,让当事人心悦诚服地接受裁判,做到定分止争、案结事了。要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筑牢司法廉洁防线,健全完善符合人民法庭特点的“关系案、人情案、金钱案”防范机制,在人民法庭公布纪律作风制度规定,公开投诉电话和举报网址,定期开展“回访案件当事人”活动,主动接受当事人和社会公众的监督。要认真抓好“六难三案”问题专项治理,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深入开展,积极帮助人民法庭研究制定整治“六难三案”问题的具体措施,确保改进作风规范化、常态化、长效化。加大明察暗访、审务督察、实名通报力度,专项治理“庸懒散”问题,加强对整治工作的督导检查,积极引入社会评价机制,激励人民法庭干警争创公信法庭、争办公正案件、争当公道法官。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