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一年重阳节,大家都纷纷讨论怎样关爱老人,如何让老人过好自己的节日,子女在中国老人节如何孝敬老人等等?为了更好地体现中华民族尊老爱老的优良传统,避免民间对西方洋节的过度追捧,有专家呼吁将重阳节设为“中华父亲节”。
“父亲是不能随便认的,不可认人作父,也不可认别国的父亲节作自己的父亲节。”早在2012年,曲阜师范大学教授、中华父亲节促进会创会顾问骆承烈就和促进会的专家一道提出,将九九重阳节定为中华父亲节的观点。
中华传统文化的载体是节日,中国的传统节日又有很多,为什么单单选择重阳节作为中华父亲节呢?提及这个问题的原因,骆承烈教授从三个方面给出了解答。他说,首先在《周易》中,九代表着阳数,而阳则是男性、父亲的标志,因此一年中只有含有双阳意味的九九重阳节最为合适,而作为中华民族公认的父系氏族公社的第一个首领——轩辕黄帝,则是最早父亲的代表。
轩辕黄帝是古华夏部落联盟首领,中国远古时代华夏民族的共主,他打败蚩尤,统一华夏,在位期间,播百谷草木,大力发展生产,始制衣冠、建舟车、制音律、创医学。“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就是从轩辕黄帝开始讲起的。”骆教授说,为了追忆这位伟大的人文始祖,从汉代开始,民间就有在重阳节这天纪念轩辕黄帝的习俗,而这也曾在很多古代典籍中有所记载。“传说在九九重阳节这天,轩辕黄帝乘黄龙上天,也有说抓着龙尾巴上天的,其中《汲冢竹书》中就记载轩辕黄帝成仙后,他的部下用刻像的方式来纪念他”。另外,《史记·五帝本纪》、《周易·系辞》、《大戴礼记》、《博物志》、《逸周书》等多部史籍中,都对轩辕黄帝的功绩和后人纪念他的故事有所记载。
此外,在1982年召开的第36届联合国大会通过的第20号决议中提出:建议各成员国政府自己确定一个日子为自己国家的老人节。而在现实中,有很多国家和地区都设立了自己的“父亲节”,而非过洋“父亲节”。“如今全世界范围内约有30多个父亲节,既有将一年中特定一天设为父亲节的,也有与国内传统节日相结合的。”比如:俄罗斯的“父亲节”是每年2月13日,德国的“父亲节”是每年5月31日,韩国的“双亲节”是每年5月8日,巴西的“父亲节”是每年8月第二个星期日,而我国台湾地区则把每年的8月8日(八八谐音爸爸)作为“父亲节”。
骆承烈认为,我国应设立自己的“父亲节”,建议把九九重阳设为中华父亲节。在他看来,九月初九重阳节本身是“中华敬老节”,可以从“中华父亲节”敬自己的父亲起推及敬老,这样才能落实到每个家庭、每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