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环球时报 本报驻日本、韩国、德国特约记者 蒋丰 王刚 青木 苏静 候涛如果说有一项外交负资产被日本右翼政客始终“珍藏”而不忍放弃,那就是靖国神社。17日,在靖国神社秋季例行大祭的第一天,远在意大利米兰出席亚欧峰会的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早早地就以“内阁总理大臣”名义向神社献上“真榊”,当天还有110名日本国会议员集体参拜了神社。中国外交部发言人罕见地于第一时间对此事表示“严重关切”,韩国政府随后表示“强烈愤慨”。国际舆论普遍认为,在安倍即将出席北京主办的亚太经合组织峰会(APEC)的敏感时刻,这一事件有可能成为影响日本和中韩关系的“微妙变数”。17日,有匿名日本官员不无巧合地向《纽约时报》透露,日中首脑在APEC峰会期间有望进行“简短会晤”。韩国《东亚日报》评论道:作为APEC峰会东道主,中国国家领导人即便与安倍见面也不过是“接待客人面子上的事情”,对此“无须赋予过大意义”。
内阁大臣可能参拜
日本朝日电视台17日报道称,写着“内阁总理大臣安倍晋三”的“真榊”,与众院议长伊吹文明和参院议长山崎正昭供奉的“真榊”一起,摆放在靖国神社的本殿。此前表示要亲自去参拜的总务大臣高市早苗,因为17日日程排满,准备在18日后参拜。她表示“这从形式上似乎会造成外交问题,但不是那种性质的事情。”
据日本NHK电视台报道,17日由日本超党派国会议员组成的“大家都来参拜靖国神社国会议员会”集体参拜了靖国神社,其中亲自到场110人。会长尾辻秀久在参拜后表示:“国会议员向为国捐躯的英灵表示敬意是理所当然的事。”英国广播公司(BBC)称,参拜行列中包括首相助理卫藤晟一,但规模比去年秋天的160名议员减少了近1/3。
17日除了环境副大臣小里泰弘,安倍内阁中没有大臣参加参拜,但路透社称,3名内阁大臣准备18日去参拜。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洪磊17日上午就此表示严重关切和坚决反对,重申“日本只有切实正视和深刻反省过去那段侵略历史,同军国主义划清界限,中日关系才可能实现健康稳定发展”。韩国外交通商部当天也表示强烈愤慨,称日本“不应把自己困在不光彩的过去里”。
日本官房长官菅义伟17日就安倍献“真榊”一事表示:“这是首相的私人行为,政府不应发表见解。”
韩国《朝鲜日报》17日驳斥道:此次安倍供奉的祭品上,堂而皇之贴有“内阁总理大臣”的字样,怎么能说是“私人行为”?德国《世界报》17日称,如果日本政治家想做的事,公众不喜欢,他们就说是“私人”事情。安倍2013年12月就以“私人理由”拜访靖国神社,“很难想象,德国总理默克尔也以此为由拜访著名的战犯墓地”。
“民族主义首相的双面游戏”
对于政客再次集体“拜鬼”,日本各界表示担忧。《朝日新闻》17日对安倍继春季例行大祭与8月15日后,今年连续第三次向靖国神社献上“真榊”表示不满。《日本经济新闻》17日评论称,目前即使连日中首脑能否握手,都成为没有把握的事。中国要求安倍首相明确保证不再参拜靖国神社,可他显然很难做到这一点。现在,日中关系非常严峻,而日本高官们却对重建关系如此冷淡。就连右翼媒体《产经新闻》17日也以“中国因首相供奉祭品要求日本尊重被害国感情”为题,引用中国媒体的评论文章,称安倍嘴上说不参拜,实际上从未放弃过参拜这张牌。
参与联合执政的日本公明党党首山口那津男15日曾通过媒体提前警告称,政府正在为实现日中首脑会谈而努力,各政党及议员要为此创造良好环境。虽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考虑,但不能引发外交问题,参拜靖国神社“极为不妥”。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