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没有老师,我不知道我能做什么。”美国著名盲聋女作家海伦·凯勒说。安妮当海伦的老师达五十年之久,赢得了“海伦的另一半”美名。如今,在我们泗水大地,就有如安妮老师默默无闻地为特殊儿童进行无私付出的人,郝传河就是其中的一位。虽然在泗水县特殊教育学校教师名单上找不到他的名字,但6年来他却和其他老师一样履行着一位特教老师的职责,用真挚的爱心书写人间大爱!
今年70岁的郝传河曾在泗水县图书馆工作,自幼爱好美术,是一名专业山水画家。5年前,一次偶然的机会,使他开始关注身边的聋哑儿童。“记得有一次在出黑板报的时候,我在黑板上画花边,当快画完的时候,我发现旁边有个小孩,他在地上比划着画花边,我问他,他听不见,才发现他是一个聋哑孩子,因为我那个时候不懂手语,他就写了几个字‘你能教我吗?’我就给他写了几个字‘可以’”。那时候他就萌生了一个想法---让聋哑孩子享受绘画艺术的乐趣。于是他向泗水县特殊教育学校申请做一名编外教师,无偿教孩子们习字画画。学校经过集体研究,同意了他的请求。然而,为聋哑孩子上课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交流起来就很困难,起初,郝传河不懂手语,和聋哑学生们之间“沟通不畅”,他讲的孩子们听不懂。为了更好地和学生们交流,他决心努力学习手语,功夫不负有心人,通过学习,他能和孩子们进行基本的交流,让他们能够听懂讲课的内容。“在讲课的时候我需要详细地做一些示范动作,比方说写一个字,横怎么写,竖怎么写,撇怎么写,”郝传河说,“他们觉得我讲的内容不懂,孩子们下课就会继续找我请教”。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他教的学生王天宇在一次“迎国庆泗水县中小学生书画比赛”中获得书法一等奖,刘雪晴获得绘画一等奖,王涛获得绘画二等奖,虽然不能用语言表达,但孩子们却用他们自己的方式表达着对郝传河老师的尊敬和感激。
皓首丹心做义教,忘却苍颜只奋蹄。郝传河动情地告诉笔者:“自己只要身体条件可以,能动,我就会继续把义务教育搞下去。”为了这些孩子将来成才,他在教孩子们绘画,提高审美情趣和艺术修养的同时,还要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帮助这些聋哑儿童学一种谋生的本事,让他们长大以后也能像正常人一样自食其力。他亲自去柘沟镇与山东儒陶工艺品有限公司取得联系,为特教学校供应陶泥,在学校开设陶艺课,锻炼孩子们动手动脑的能力。现在,他正教授孩子们雕刻的技术,增强他们的就业技能,但正常的孩子一天能学会的东西,他们学可能需要四、五天,也只是达到初步掌握的水平,郝传河为了这些孩子们真正能掌握这门技能,课下辅导成为了他的日常工作,非常累,但他无怨无悔。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泗水县特殊教育学校校长夏龙告诉笔者:“郝传河老师是咱泗水县里德艺双磬的艺术家,也是一位很富有爱心的老人,这几年退而不休,坚持在我们学校做义工,在教学过程当中,执着、认真、敬业,从不因为家事而耽误孩子们的一节课。”郝传河言传身教,用自己的画笔和爱心,给这些特殊的孩子打开了一扇通往多彩世界的大门。
郝传河虽然是一名编外的特教教师,但他却用自己全身心的爱,润泽了特教学校里这群可爱的孩子们,作为一名老党员,模范地践行着服务人民的分内担当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