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方子能反映出祖父的学术思想、组方法度和用药特色,不仅在医学上有价值,其书法也有很高的成就。但遗憾的是,大量诊籍散失。”为了收集祖父医案,孙兴费了不少周转。
有意思的是,儿子孙相如在古玩市场的旧书摊位上,还发现祖父的古方。一本“老中医处方”,竟是1953年在济宁广育堂药店坐堂时的方笺墨宝。这8张处方,有4张是广育堂药店专为祖父印制的专用处方,写着“广育堂药店中医孙镜朗处方”。最终以每张100元的价格成交。
经过半年多准备,孙兴才将200个原始处方修复装裱成册,最大程度维持原貌,才形成较完整的医案。“出版之前,我还三下济南,拜访了祖父的故友,山东中医药大学的张灿坤和张志远教授,为书增辉作序。”
孙氏医学,已传至四代。让孙兴欣慰的是,在家庭的熏陶下,儿子孙相如在湖南中医药大学读博士研究生,最终还是选择中医,并立志发扬中医。“我生长在世医家庭里,自幼祖父便给我讲述扁鹊、华佗、孙思邈等古代名医故事,多方引导,逐渐对医学产生了兴趣,最终确立攀登医学高峰的志向。”在孙镜朗先生医案中,其第四代传人孙相如写到。
人物简介
颛孙氏中医世家:创始人颛孙镜朗,又名孙镜朗,为1963年济宁市确认四大名医之一。1924年拜南京名医石云轩为师,经6年得真传。1936年,因父病返济宁开设镜朗国药小室。曾主持编著《黄帝内经白话解》,精内科。传人孙复猷上世纪60年代就读山东中医学院,精内、妇、儿科,现传承四代。三代传承人孙兴,在孙兴中医诊所执业行医,擅长内科常见病、多发病,妇科、儿科。四代传人孙相如现就读湖南中医药大学博士研究生。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