闭馆不闭展,“云”上看展览。孔子博物馆通过数字化的展览平台,馆藏文物以高清图片、360度环拍、虚拟动画和三维模型等形式在官方网站和公众号上进行展示,“宅”在家中想要领略儒家文化和孔子的魅力,掏出手机、平板,动动手指就能轻松实现。
孔子博物馆正式开馆 (冯磊 摄)
“把展品搬到网上,能方便游客随时随地观展。”3月10日,曲阜市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韩凤举直言,孔子博物馆的启用,改变了孔府文物的“命运”。
曾几何时,70余万件孔府文物只能被深藏闺中,其中蕴含的文化深意也被束诸高阁。去年9月孔子博物馆正式投入使用后,不仅馆藏文物得以与公众见面,各种人才、技术、超前的运作理念等资源要素也快速汇集,社教体验、网络直播、志愿讲解等运营新模式给儒家文化带来充满朝气的时代面孔。
济宁市美术馆 (范东伟 摄)
济宁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儒家文化发源地。济宁抢抓曲阜文化示范区纳入国家“十三五”规划的重大机遇,深挖文化“富矿”,组织实施一批先导性、基础性的重大文旅项目。
经过前期规划和建设,这些项目于去年密集投入使用,成为展现儒家文化魅力的重要载体和平台。教育部和山东省政府在曲阜尼山揭牌成立了“尼山世界儒学中心”,成为与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孔子文化节、世界儒学大会等重大文化活动齐名的国际儒学研究交流平台;济宁市文化中心群众艺术馆、图书馆、博物馆和艺术馆,以及济宁大剧院、杂技城等重要文化设施落成,成为居民文化生活的好去处;孔子博物馆正式开门迎客,尼山圣境景区、孔子学院总部体验基地功能不断完善提升,成为传统文化爱好者青睐的“新三孔”。目前正在加快推进尼山世界文明论坛配套提升工程二期,17个重点项目挂图作战、扎实推进,尼山会堂、尼山宾舍等项目将于今年完工。
济宁市文化中心 (李晖 吕光社 摄)
重点文化项目的价值,在于为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搭起开放式的“舞台”,也是融入时代的接口。尼山圣境项目借助孔子诞生地优势,积极策划公共文化活动,不仅成为尼山世界文明论坛举办地,还凭借“夜游尼山”“研学圣境”等品牌,成了全国文化旅游的新标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