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兖州区司法局紧紧围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全系统大力倡树尚学、崇德、明理、守法新观念,推进多种形式的法治创建和依法治理活动,为文明城市创建营造法治新常态。
以学促行带队伍,凝聚共识谋发展。通过司法行政干警道德大讲堂、核心价值观理论专题学习、集中讨论、撰写交流心得体会等方式,深刻认识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意义,深入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凝聚共识,内化于心。对照24字核心价值观要求,结合实际,开展机关文化品牌建设活动,各科室张贴核心价值观宣传海报,在工作场所走廊设置司法行政“文化墙”,内容涉及党风廉政、爱国诚信、文明法治等方面,潜移默化涵养机关文化;制作“四德工程”、“道德讲堂”宣传栏,宣传身边好人好事,培育优秀道德风尚。
德制并举立诚信,规范执业优服务。一是强化公信力建设。坚持不懈地加强司法行政干警及公证、律师队伍的思想道德教育,建立社区矫正、法律援助工作人员及律师、公证员行为规范,完善执法、执业运行机制,为群众建立“看得见”的公正。二是强化监督制约。畅通当事人及公众投诉、监督渠道,落实责任追究机制,切实解决在当前执业活动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保障司法公信,进而提升法律服务水平。三是争做服务标兵。坚持开门办公、走出去服务,接待服务对象文明热情,耐心诚恳;推行特殊群体法律援助上门服务制度,由法律援助中心和基层法律援助工作站人员组成专门队伍,对老、弱、残、幼等弱势群体实行预约服务、上门服务。四是创建文明科室。全员达到谈文明话、办文明事、做文明人,悬挂公示牌,落实岗位、人员、职责公示制度,积极打造基层和服务对象评议良好、满意度高的文明科室。
明理析法除异议,司法调解止纷争。充分发挥人民调解工作在化解民间矛盾纠纷、维护社会稳定中的“第一道防线”作用,通过给当事人讲事实、摆道理、析法律,使矛盾调解的过程成为向公众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组织干警收听收看济宁司法行政“基层业务大讲堂”,学习借鉴其他县区的成功经验。采取专职培训、以会代训、案例释法、现场模拟等方式,围绕人身伤害赔偿、民间借贷、婚姻、邻里、赡养等常见的民间纠纷讲解调解方法和技巧,提高调解人员的适用法律能力、现场对话能力和群众工作能力。今年以来,共举办经验交流会8场次,500人接受了培训,全区共调处矛盾纠纷860起,调成847起,调成率达98.5%,共受理群众来访4000人次。
开启守法新篇章,营造法治新常态。持续开展网络文明传播行动,充分发挥电台、电视台、微博、微信、户外广告等传播载体和阵地的作用,传播文明法治理念、用法治净化网络生态环境。启动普法短信群发平台的建设运行工作,确保增强普法宣传的覆盖面。推进“六五”普法依法治理先进单位、“依法行政示范单位”、“诚信守法企业”等多层次、多领域的评选活动。以局团委法律服务志愿者为重点,广泛开展“3.5”学雷锋纪念日、助残日、“12.4”全国法制宣传日等志愿服务活动,关爱空巢老人、留守儿童、残疾人等弱势群体。组织专门人员对律师事务所、法律援助中心开展案件评查、执法大检查活动,积极推动制度建设,完善司法行政部门执法管理体系,促进案件评查工作的科学化、常态化,切实提升执法规范化水平。结合“六五”普法规划实施,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民主法治示范社区”创建活动,在全区各村居、社区建立普法办公室、人民调解室、法律服务窗口、法律援助窗口、法制学校、法律顾问制度,打造“六个一”普法新常态。区检察院廉洁教育基地作为今年首批“全省法制宣传教育基地”,共接待参观人员8000余人。这些弘扬法治文化的宣传阵地,正逐步实现在法制宣传中传播法治文化、在司法过程中彰显法治文化、在群众活动中感受法治文化。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