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当时并没有规范的中医院,祖父王作人就跟其他中医界专家共同开始筹建中医院。中医院建成后,他又一手创办了中医研究所,一边忙着研究所的管理工作,一边继续为病人看病。在王永华的记忆中,祖父是一个做事特别认真的人,有一年的春节,全家人聚在一起吃饭,这时敲门声传来,王永华打开门一看,一位穿着简陋的人出现在他们面前,祖父看到他后,立刻停下手里的筷子,把他带到里屋开始治病。原来这是一位祖父曾经的病人,这次从遥远的郊区赶过来找他看病,祖父知道他的生活条件艰苦,就从没收过他的钱。
从医50多年来,祖父王作人创制了温补脾肾汤、胆石汤、银屑膏、口腔溃疡散等许多著名药方,为厌食、消化不良的儿童创制了开胃消食丸,为高血压、高血脂、长期饮酒不运动的人创制了三高排骨汤等。他提倡中医养生与依靠中医治胃病的养生理论和方法,要求养生保健、防止疾病于未形之先。
满怀对中医的爱,年轻的女传承人
后来,王永华的父亲和伯父在中医研究所跟着学习抄方、识药、抓药,父亲还专门学习了正骨手法,可由于当时的社会原因,无奈之下,父亲没有继续从医,而由从部队学习军医的伯父将家学继承了下来。
受家庭环境影响,王永华从小就对中医特别热爱,22岁那年,刚毕业的王永华跟着祖父开始学习抄方、识药,得到了祖父的潜心教诲和精心传授。一年后,祖父去世了,她又跟着祖父的徒弟进一步学习临床实践经验,她曾在莱阳中医学院、山东中医药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等地进修。每当遇到问题时,她就翻阅祖父留下的宝贵书籍,通过不断积累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王永华的医术不断提高,被确定为王氏第四代传人。
说起对于中医的感情,王永华有太多想要说的话,曾经有一次一位病人问她,“原来中医也能治感冒?”从那以后,她感觉人们对于中医还不是很了解,仅仅只是停留在中医能治慢性病、治病效果慢的传统观念上。她希望自己能在继承祖传医术的同时,尽最大可能让更多人了解中医,她觉得,多少了解一些中医知识对每一个人来说都是有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