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17日,新浪微博用户“牙牙刷刷”发布遭遇小偷的博文,并@济宁中区公安微博。市中分局通过民e通平台推送至责任单位,派出所与分局反扒队随即根据信息内容进行调查、核实,全力攻坚,在市区抓获3名扒窃团伙成员,追缴被盗手机4部。去年年初,为加强民生保障体系建设,建立民意主导警务的工作机制,济宁市公安局“民E通”民生警务平台正式上线运行,成为了济宁公安机关听取民意、了解民忧、汇聚民智的重要平台。“民E通”取其“民意通”的谐音,该系统全面整合来自社会各界的民生诉求资源,建立了解决群众诉求的扁平化、一站式工作模式,多种渠道收集群众的意见建议并严格分办、督办和回访。通过网络和电话24小时受理群众咨询求助、投诉举报,实时对公安机关窗口服务事项、110接处警、执法办案等进行全方位、透明化监督考核,进一步畅通了群众诉求渠道,有效地服务民生、服务实战、服务管理、服务决策,实现了工作效率和群众满意的双提升。自2013年6月运行以来,累计受理各类诉求73688件,办结73319件,回访满意率达98.99%。
精确制导,服务实战,引发警务效能“振翅”
8月6日19时许,在微山县新河街一树林里,两名歹徒手持刀子、铁棍,对4名学生威胁殴打后抢走现金和手机逃窜。案发后,侦查员对周边监控视频进行了提取,通过分析,研判出嫌疑人经常落脚的地点,将犯罪嫌疑人悉数抓获,并破获多起持械拦路抢劫在校学生案件。
民警足不出户轻点鼠标,就可用最快的速度、最低的成本、最小的代价破案缉凶,实现了传统侦查手段与现代科技的有机融合,让信息化成为提高公安战斗力的原动力;信息化规范办案流程,拓展了民警的办案思维,大幅度提高执法水平和效率。全市公安机关以信息引导侦查破案,利用各类信息系统进行分析、串并,有针对性的指导展开打防措施、服务领导决策,培育新的破案增长点,促进了侦查方式的转变和创新。
嘉祥县公安局利用视频侦查技术的精准分析精度应用,成功侦破“8.18”重大入室盗窃案;兖州市公安局利用视频线索与公安多平台对接比对,破获系列技术开锁入室盗窃案;任城公安分局利用视频侦查技术与传统侦查手段有机结合,破获“9.11”重大绑架杀人案……
截止9月底,使用济宁公安实战应用平台获取有价值线索1897条,抓捕嫌疑人582名,取得了显著的实战效果。2月27日,公安部科信局、省公安厅领导到市公安局考察,对数据仓库建设和实战平台开发应用工作都给予了充分肯定和很高评价。今年以来,全市利用现场勘验信息系统串并案765起,直接比中犯罪嫌疑人69人;利用DNA数据库破案405起,直接认定嫌疑人145人;利用指纹系统破案246起,抓获嫌疑人119名;利用视频信息技术破案497起,抓获嫌疑人288名。
济宁市公安机关以信息化建设为原动力,触动了各项社会管理活动的“末梢神经”,由此带来了警务改革的深刻变化,正触发着系列的“蝴蝶效应”,威力日益凸显,有力维护了社会治安大局的持续和谐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