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张伟平在前方为张艺谋新片宣传布置的鸣锣开道,张艺谋才能安安静静地呆在云南丽江的总统套房中与高仓健讨论《千里走单骑》的剧本。这次剧本是张艺谋特别邀请“第一编剧”邹静之为高仓健量身打造的,按照张艺谋的意见,邹静之在安排日本父亲这个角色时,只给了少量的台词,但有大量的内心戏和肢体语言。
对于期待已久的剧本,高仓健看得非常仔细。张伟平说有一个细节让张艺谋记忆深刻:剧组考虑到高仓健年事已高,眼睛不能长时间的疲劳,所以每天只给他安排两个小时的拍戏时间。高仓健从片场回到宾馆之后,仍然会捧着剧本反复研究,时间长了,眼睛就会自然流泪,但高仓健只是叫人拿来眼药水湿润眼睛后继续接着看。
“我记得有一次高仓健不高兴了,大概意思是有一场戏他还要求删短台词。在高仓健之前,无论多大牌的演员也不敢当着邹静之的面要求改剧本。”当时剧组工作人员的心都悬了起来,生怕张艺谋和邹静之会因此与高仓健闹矛盾。但张艺谋只是拍了拍邹静之的肩膀,然后两人在高仓健的房间里呆了一个整晚修改剧本,出来时,两人的眼睛都布满血丝。
虽然张艺谋对高仓健的“特别照顾”让整个剧组拍摄的步调偶有变化,但《千里走单骑》剧组成员说起这位年近70的表演艺术家仍是赞不绝口。在来丽江之前,高仓健先向剧组提出两个要求:坚决不用替身,坚决不用椅子。张伟平解释说,影片中高仓健有几段动作镜头,但70高龄的高仓健却主动提出坚决不用替身。另外,张艺谋拍戏常常白天黑夜连轴转,剧组一般都配有生活车,各种休息设备也一应俱全,但是严谨的高仓健拍戏从来不用椅子,以此警诫自己认真工作决不偷懒。张伟平说:“这两个条件让导演大为感动,感慨之余,张艺谋下令剧组撤掉全部椅子,所有工作人员都站着工作。”
期待:《千里走单骑》是张艺谋继两部商业片后的一部文艺片,意味着张艺谋转了个圈又回到了文艺的起点。对于高仓健来说,剧中为子千里赴云南的父亲形象正好弥补了他现实生活中膝下无子的遗憾
如果说《我的父亲母亲》和《一个都不能少》奠定了张艺谋在影视圈中不可撼动的地位,那么,《英雄》和《十面埋伏》两部武侠片更让张艺谋登上了巅峰。新片《千里走单骑》讲述的是父子情,张艺谋在武侠风头过后,转了个圈又回到了当年文艺片的创作上,这是否意味着张艺谋往后电影风格的回归,张伟平也不得而知,但可以肯定的是,至少高仓健这次能通过剧中的父亲形象而弥补他多年来膝下无子的遗憾。
现状:高仓健在妻子去世之后没有再娶,在自己的影片《铁道员》中,高仓健多次将爱妻成名歌曲加进去以表怀念
《田纳西华尔兹》的编译戴峥向《鹰报》介绍,书中阿幸的原型为日本红歌星江利智惠美,而书中的小勇就是高仓健。1952年,江利智惠美以一曲《田纳西华尔兹》一举成名。她于1959年7月与高仓健结婚,婚后不久,江利智惠美怀上了高仓健的孩子,但经医生检查,江利智惠美得了妊娠中毒症,她身不由己做了流产手术。之后,两人膝下无子。尽管两人在演艺界有“鸳鸯夫妇”之称,但是他们的婚姻只维持了12年便告结束。1982年2月,江利智惠美因酗酒窒息而死。
戴峥说,高仓健对自己当年冷落妻子的行为非常后悔,因为记挂着亡妻,他一直没有再娶。看过高仓健晚年主演的电影《铁道员》的观众或许还记得,影片中多次出现江利的成名曲《田纳西华尔兹》。其实,这是高仓健在拍摄现场突然提议导演加进去的,他要以这首歌表达对亡妻深深的怀念。
现在高仓健独身一人居住在日本,他很少参加社交活动,偶尔也在日本的报纸上写一些关于日本教育方面的文章,字里行间还可以看出这位当年的“独行侠”对国家下一代的热爱和关心。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