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万娟娟跟男友等合伙诈骗1亿多元电子产品,在公司故意上演“吵架分手”的戏码,争取时间潜行抛售变现,随后两人会合外逃,在印尼雅加达隐姓埋名,不光漂白身份成为一名高收入的华语老师,还开了一家华语中介,过起上层人生活。她没想到,12年后的一天,苏州警方从天而降,将其抓回了国内。这是江苏警方“猎狐2014”行动中抓回的一名极富“戏剧色彩”的境外逃犯。日前,江苏警方详细披露了该案的来龙去脉。
12年前出逃
亿元货物诈骗案,谋划之精密惊呆专案组
2002年8月,苏州发生一起合同诈骗案,160多家企业发给尼森(苏州)电子公司共1亿多元的电子产品,在货款未结的情况下,突然找不到这家公司的全部高管,货物也不见踪迹。
“这是当时苏州史上涉案金额最大的合同诈骗案。”苏州市公安局经侦支队一大队副大队长徐明在案发后参加专案组,当年专案组紧急追捕,抓获一批嫌疑人。根据嫌疑人交代,专案组判断,整个过程是黄文林(美籍华人)、万娟娟、王军(美籍华人)3名尼森公司高层精心预谋的。尼森公司在吴江落地生根,就是这个骗局的开幕。
2002年时,新兴的电子产品是抢手货,但话语权掌握在销售商手中,销售商通常先从生产厂家进货,过个把月才支付货款,尼森公司就扮演这种角色。起初,尼森公司几乎从不拖欠货款,渐渐赢得信赖,所以当2002年7月,公司向省内外160多家企业大批量进货时,几乎没什么困难,1亿多元的电子产品汇聚而来。
其实黄文林、万娟娟等人早有筹划:事先联系好买家,包括出口到海外,谈妥以极优惠价格快速出手,迅速回笼货款,争取时间跑路。
黄文林等人特意与生产厂家约定,8月1日是最后结算货款的日子。而事实上,联系买家,出货兑现,办理护照,转移资金等秘密行动都在8月1日之前办完。没等客户找上门,黄文林等人已到了国外。
名为人事主管,实为诈骗策划者之一的万娟娟,为了不引起别人怀疑,故意与公司当家人、同时也是男友的黄文林上演一出“瞒天过海”戏码。7月,两个人故意在公司吵架,然后她“气鼓鼓”独自南下深圳,在那儿悄悄处理货物后,7月底登上飞往新加坡的飞机,与男友会合。
这起特大合同诈骗案谋划之精密,连专案组都大为感叹。案发后,专案组抓获部分嫌疑人,追回约6000万元的货物,但黄文林、万娟娟、王军3名主犯潜逃。
12年后落网
苏州警察出现,她装愣摇头,一口当地话
12年来,苏州警方始终未放弃对万娟娟等人的抓捕。万娟娟逃到印尼后开始极少与家人联系,专案组多方调查,始终未掌握她的潜藏地。3年前,由于万娟娟儿子已经成年,经常往返于国内和印尼,父母亦年届八旬,她放松了警惕,频繁与家里联系,最终露出藏身印尼的马脚。
专案组立即上报,经批准后开展境外追捕。前期线索通报给了印尼警方,但万娟娟在当地没用真实身份,一时之间没找出她的藏身之处。
就在一筹莫展之际,抓捕组获取重要情报,万娟娟儿子将乘机从厦门飞雅加达。追捕组与印尼警方会商,策划了极为周密的行动方案。当确认万娟娟的儿子上了飞机以及到雅加达时间后,抓捕组与印尼警方在机场悄悄“架网”。当夜12点,航班抵达雅加达,抓捕组发现,万娟娟并未到场接儿子,后者直接叫了一辆“黑车”离开。
“印尼警方带我们跟踪,发现他到酒店公寓后又独自驾车离开。”抓捕组和印尼警方走访公寓保安,获悉万娟娟平时以教书为生,化名YENNY HERAWATI,有时就在公寓1905室住,但当晚没来。鉴于万娟娟经常出没于该公寓,抓捕组决定,连夜在停车场蹲守。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