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像庄女士有相同经历的房主不再少数,自央行降息后,很多有着刚性需求的购房者开始着手买房,但考虑到新房交房周期较长且位置较偏,他们又将目光转向价格有所松动的二手房上来。当然,多数房主也放下身价,主动降价出售,为的就是快速变现,至于卖房所得的资金,流入持续翻红的股市,或者流入年末收益率快速攀升的理财产品,或许都是不错的选择。
改善型购房者担当楼市“救命稻草”?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一点“怪相”,原本滞销的大面积、高总房款房源,交易量明显回升,这些房源大多是140平米左右的三居室,精装价每平方米6000至8000元、毛坯房6000元以内,当然地理位置一定要好。购买这些房源的人会是谁呢?毋庸置疑,是那些有着改善型住房需求的市民,有的是拆迁户,有的打算卖掉小面积住宅,有的则是家中添丁,他们已经关注楼市许久,早就萌生了买房置业的打算,但苦于前两年房价过高。如今,他们积攒了一定的财富,又恰逢房价低点,因此入手。
无论是刚需购房,还是改善型购房,他们都不是房地产“投机客”,买房目的不是为了赚钱盈利,而是居住需求。因此,在“去投资化”的楼市大环境下,在库存高企的压力下,在紧迫的融资成本下,未来房价的走势,低价走量或许才是明智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