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平阴县,是一个经济并不发达的小县城,平阴县教育局的摸底数据显示,827平方公里的县域面积内,共有二百三十六个行政村六千多中小学生,存在着校车接送的需求。为此,在平阴县政府的主导下,一共购置了八十三辆专用校车,用于解决农村孩子上学的校车需求。
平阴县教体局副局长 郭毅说,“我们一开始这八十三辆校车,购车费需要两千多万,我们采用了是让校车公司先出购车费,县政府与校车公司签订了校车协议,分八年分期付款给校车公司,八年以后这个校车产权再归政府,通过这个方式能把这个事情做起来。”
为了解决巨额的校车购置费用,平阴县政府选择与与山东交运集团通达客运有限公司合作,根据当地的财政收入状况,自行调节分期付款的年限,选择分期付款的模式购买了83辆正规校车。有了车,下一步就是如何确保校车的有序规范运行。
学生交的这八十块钱,只占了校车运营成本的一半,另一半每年由县政府从财政资金上进行补贴。8453教育:县财政每年要对校车的运营补贴五百万左右。
根据财政部门的测算,平阴县每辆校车一年的运营成本,包括驾驶员和随车安全照管员的工资开销,大约在11万左右,全县八十三辆校车每年的运营成本大约在九百万左右,每名校车接送学生每月缴纳八十块钱的校车费用,一年大约在四百万左右,其余剩下的五百万缺口由县财政直接支付。
在调查中记者了解到,为了确保校车的有序运行,除去校车运行的成本费用,平阴县财政每年会拿出五十万的校车管理经费作为奖励,只要校车运营公司确保不出现安全事故,这些钱作为奖励,将一次性支付。
在县政府的主导之下,财政、教育、交通、交警等等各部门也明确分工,从每一个细节上确保校车运行的安全。平阴交警说,“对每一辆校车所经的路线都民警跟车联合教体局、交通局对所有的路线实际进行了勘察,我们民警也实时的征求校车驾驶人意见,对所有路线发现的临水临崖、陡坡急弯,所经过的这些隐患全部排查出来,然后责令有关职能部门进行整改,及时增设提示和警示标志。”
在平阴县,校车运营是由县长亲自负责协调、督办,各部门全力配合下进行的。形成了“政府主导、企业运营、部门监管、政府补贴”的平阴模式。从目前来看,校车运营,不但没有增加了农村家庭的负担,反而为他们解决了很多实际问题。比如说现在家长不用再接送学生了,腾出时间进行生产经营,打工,每个月打工费能到两千多块钱。
平阴正规校车投入运营两年多的时间,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特别是在广大公交运力不足的农村地区、城乡结合部,平阴模式,是确保校车安全,彻底解决校车之殇的有效途径之一。
校车安全管理条例需要细化 农村孩子的上学路正变得更远
山东省政协委员 刘学信说,“把校车安全管理条例具体细化,尤其是要把政府在校车支持上的责任加以明确,把这个出资责任落实到位。”
山东省公安厅交通管理局副局长 张贤艳说第一个就是解决政府主导、部门协作配合、社会广泛参与的综合工作机制,形成联系会议,定期分析形势。
家长们的无奈,折射了这样一个不争的事实,一方面,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和大量进城务工人流的转移,农村学校生源的减少和农村教育改革的日渐推开,在过去的十多年中,在我国农村,平均每一天就要消失六十三所小学,三所初中。有关教育专家的调研还显示,十年之间我国农村小学减少了52.1%。农村乡镇的学龄儿童上学路途距离是越来越远。而另一方面,相对于广大农村地区与日俱增的校车接送的实际需求,受限于政策规划、资金配套等等的实际现状,动辄十几万甚至几十万的正规校车,在广大的农村乡镇学校却寥寥无几,正是在这样的供求矛盾之下,黑校车也就自然成为了家长和学校的一种无奈而又现实的选择。虽然加大对黑校车的整治必然能够有效的强化校车安全,但要彻底解决校车之殇,可以说还是任重而道远。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