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天后,是一个周六,社工再次来到小睿的家里,因为是白天,社工看清了家里的陈设:一排木板床,小睿的父亲躺在最里面。看陈设,小睿和姐姐睡在最外面。小睿的奶奶头发几乎全白了,但身体看起来还算硬朗。家里的家具都很旧,一台看起来很古董的电视,一台嗡嗡作响的冰箱,屋顶上的灯泡裹着一层厚厚的油垢。姐姐和奶奶很热情地招待了社工,姐姐说小睿跟同学约了写作业,一早就出去了,估摸着快到中午,该回家吃饭了。
不一会儿,小睿回来了,看到社工在家里,一时愣在了门口。社工笑眯眯迎上去,拿出自己这两天刚做好的折纸爱心,跟小睿讨教:“师傅,你看我最近的成果,这个角我一直弄不对称,你给指导指导呗!”小睿有些局促,小心接过社工的折纸爱心,开始重新修正社工叠得不好的地方。“咱别在门口,过来,咱在这边做,你给我说说我是哪里做错了。”社工拉着小睿坐下。姐姐和奶奶很有默契的去准备午饭,这是社工提前跟小睿的家人沟通好的,让社工可以有机会跟小睿单独聊聊。
社工留意到小睿手指上有些红肿,还有几处擦伤,便问到:“小睿,你的手指好像受伤了,这几天都做什么了?”小睿有些慌张,把手指藏在了折纸下面。社工没有急着追问小睿,而是转移了话题,开始聊自己上学时候的故事,提到自己有一次因为没有及时完成作业,怕老师骂,所以不敢去学校,结果一次不去,两次不去,就越来越不敢去了。最后在老师和家人的帮忙下,才解决了问题。就在社工又打算说些别的事情的时候,小睿带着哭腔说:“我错了,我知道我不该逃学的,我只是想挣点钱……”社工轻轻揉着小睿受伤的手指,问道:“为什么想挣钱呢?”小睿擦了擦眼角,说:“我想给姐姐买台电脑,这样她就可以在家里加班,不用再那么晚回来,不会再摔跤了。”原来,小睿的姐姐前段时间因为加班太晚,走夜路回家不小心摔伤了,还住了几天院,小睿心疼姐姐,于是跑去一个工地搬砖,因为“工地上的哥哥答应搬砖可以给钱”。
社工跟小睿约定,让小睿照常上学,完成一起制定的成长目标,下一个目标是在半个月以后,只要小睿完成目标,社工就帮他给姐姐送一台电脑。小睿破涕而笑,伸出手指跟社工拉钩。
半个月后,小睿的月考成绩进入了班里前5名,是小学以来取得的最好名次。这半个月,社工一边定期为小睿进行辅导,一边联系社会爱心人士,为小睿筹捐了一台电脑。在小睿拿到成绩单的那天,社工也和爱心人士一起把电脑送到了小睿家里。小睿答应社工,有心事一定会跟家人、老师或者社工说,不再自己憋着,然后不顾后果的行动了。
小睿的成长故事,还在继续,只是这成长的道路上,有了更多的阳光和绿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