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月1日前我们就进行了人员培训,更新了系统,所以1月1日起新农合与城乡居民医保并轨后,病人住院报销等各项工作都比较平稳,新的城乡医保制度确实更惠民更便捷。”市第二人民医院医保办负责人对记者说。
自2015年1月1日起,我市打破城乡界限,去除身份“标签”,将新农合与城镇居民医保并轨,建立起统筹城乡、惠民高效、公平可及的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今后参保居民一个年度内,基本医疗保险待遇最高支付限额为15万元,加上大病保险待遇,最高报销医疗费为35万元。
据市社保局医疗保险科负责人介绍,新的医保制度打破了城乡界限、户籍界限、身份界限,体现了公平原则;实现参保范围、缴费标准、待遇水平、经办流程、信息管理、结算平台“六个统一”,克服了以往服务不均衡、运行不顺畅、管理成本高等“顽症”;扩大、规范了药品目录、诊疗项目目录和定点医院,市民就医治疗有了更多选择。在市内定点医院发生的医疗费用实行网络结算、即时报销,病人只交纳自己应该负担的部分。新医保从制度设计等方面引导参保人员就近就医,充分发挥三级医疗体系作用,实现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县。同时为了满足参保人员的特殊就医需求,我市也积极推进与外地区定点医院的异地就医联网,参保人员在济南、青岛等地的定点医院都可以即时结算,缓解了资金垫付压力,解决了费用报销的“跑腿”难题。据了解,新医保施行后,我市600多万新农合参保者也可以在省内16市123家医院实现即时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