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0月22日,济宁市出台了《济宁市关于加强品牌建设的指导意见》,通过协调各方资源,净化、完善品牌市场,合力营造有利于企业品牌成长的政策和市场环境;今年1月10日,济宁市品牌建设促进会成立,品牌建设正式进入规范化管理轨道。
近两年来,济宁市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共压减市级行政审批事项97项,免征市级行政事业性收费105项,在制度设计上达到了全省最低限。去年,又明确提出凡市场机制能有效调节的经济活动,一律取消行政审批,凡能备案的一律按照备案执行,年内再削减不低于20%的行政审批事项,着力打造行政审批“项目最少、程序最简、效率最高”的城市服务品牌。
目前全市民营经济市场主体达到34.6万户,位居山东省第4位;不仅如此,随着品牌建设的不断推进,大量成绩斐然的企业也相继脱颖而出。其中,兖矿集团、如意科技、太阳纸业、华勤集团入选“2014中国企业500强”;如意科技、太阳纸业、华勤集团、荣信煤化、齐鲁特钢跻身“2014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润峰电力进入“2014中国电子信息百强企业”;济宁化学工业园区被中国化学联合会授予“中国化工园区20强”称号;我市获得中国驰名商标企业34家,中国名牌企业7家,山东名牌企业201家,山东著名商标158家,山东服务名牌44家。
A
2014年生产总值(GDP)
3800.06
亿元全市地区生产总值(GDP)完成3800.06亿元,同比增长9.6%。第三产业占比继续提升。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2.0:51.1:36.9调整为11.7:50.3:38.0,一、二产业占比分别下降0.3和0.8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提升1.1个百分点,较上年加快0.1个百分点,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增长4.3%
增速居全省首位
增长
10.4%
增长
9.8%443.33
第一产业1912.58
第二产业1444.15
第三产业(单位:亿元)
B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64.1亿元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664.1亿元,同比增长12.8%。限额以上单位实现零售额占比稳定增长,实现零售额1001.22亿元,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60.2%,较上年同期提高0.8个百分点;实现零售额同比增长15.6%,高于全国、全省6.3和3.5个百分点,拉动作用明显。商品零售和餐饮收入分别实现1474.62亿元、189.48亿元,分别增长为13.0%和11.0%。
商品零售1474.62亿元增长13.0%
餐饮189.48亿元增长11.0%
C 进出口总额52.31亿美元
出口降幅为2.0%
32.69
进口增长3.5%
19.62实际利用外资增长6.8%
8.9(单位:亿美元)2014年进出口总额达52.31亿美元,与去年同期持平,增幅较1至11月回落0.6个百分点。其中出口32.69亿美元,降幅为2.0%;进口19.62亿美元,增长3.5%;实际利用外资8.9亿美元,增长6.8%,增速较1至11月提高5.7个百分点。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