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金瑞舟
在共圆中国梦的征途中,兖州区委区政府用深厚的民生情怀和坚决的责任担当,团结带领、支持帮助全区2.6万名残疾人更加坚强地为实现人生梦想而努力,为他们创造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高水平的康复医疗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
织密“兜底保障”网让残疾人衣食无忧共享阳光
2014年初,在区十七届人大三次会议上,兖州区政府将“为低保及低保边缘重度残疾人和一户多残家庭残疾人每人每月发放50元生活补贴”纳入为民十件实事,共为853名低保边缘重度残疾人、235户一户多残家庭的445名残疾人发放生活补贴近77.88万元。这项举措走在了全市和全省的前列。
这一年,兖州残疾人民生建设大幅提速,一项项惠残措施接连出台,不断为残疾人打造民生保障安全网,让越来越多的贫困残疾人实现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学有所教、住有所居、困有所帮。
——首次建立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投入47.74万元,为663名16-59岁无生活自理能力的一级智力、精神和肢体残疾人每人每月发放60元护理补贴。
——将残疾人作为重点对象纳入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在确保将符合条件的残疾人纳入五保、低保救助范围的基础上,投入64.8万元,为900名低保重度残疾人每人每月发放60元生活补贴,全面保障贫困残疾人的基本生活。
——全方位落实社会保险优惠政策,2793名重度残疾人、低保残疾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全部由政府买单,并在全省率先实现提前五年领取养老保险金。
——开展从出生到大学毕业的“教育助残阳光行动”,投入51.77万元,为87名残疾儿童、176名中小学残疾学生和257名低保残疾人家庭中小学生分别发放1200元、800元生活补贴;为30名本科、专科、中专残疾学生分别给予2000元、1500元、1000元学费补助;为36名残疾人低保家庭本科、专科、中专(技校)学生分别给予1000元、800元、500元学费补助。
——积极创建“残疾人人人享受康复服务示范区”,建立4处省级示范性社区康复指导站、10处省级示范性社区康复站;3130平方米残疾人康复中心和5435平方米托养中心建设完成。为50名0-6岁贫困残疾儿童实施免费康复训练工程;为190名贫困精神残疾人提供免费服药或住院救助;为380名白内障患者实施免费复明手术。实施国家“七彩梦”和国家彩金辅具适配工作,发放辅助器具211件,实施儿童人工耳蜗救助4例。
——下气力解决贫困残疾人住房保障问题,将贫困残疾人优先纳入廉租房、经济适用房等住房保障政策,实现安居梦。2014年还为30户残疾人实施了家庭无障碍改造计划,免费安装楼梯和卫浴扶手、配发浴椅、座厕椅和闪光门铃等。
打造“钢筋铁骨”魂让残疾人自立自强共创辉煌
2014年第九届省残运会在济宁市隆重举行,兖州成功承办了女子聋人篮球比赛。
肢体残疾人臧海燕一举夺得射箭比赛3金1银;盲人魏学义在夺得省残运会赛艇比赛4枚金牌之后,再次在全国残运会赛艇比赛中夺得2银1铜。
29枚金牌、12枚银牌、9枚铜牌,兖州30名残疾人体育健儿用残缺的身体、坚强的意志创造出令人惊叹的成绩!
就业创业是民生之本、梦想之基。残运会的拼搏精神激发了残疾人建功立业热情。兖州通过典型带动、技能培训、资金政策扶持、发展福利企业、培育就业基地、按比列分散就业等方式,扶持了3000多名残疾人实现稳定就业或创业,一大批残疾人由家庭和社会的负担,成为经济社会发展和建设的贡献者,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幅残疾人与命运顽强抗争、追求人生完美、体验生活快乐的画面。
轮椅老人尹明娥凭借高超的手艺,编织精美的背包、漂亮的花瓶、惟妙惟肖的十二生肖等手工艺品,干起了“文化活”,吃上了“文化饭”,还带了不少残疾人徒弟。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