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敬方认为,这些项目的建设和发展助推了聊城全市的产业结构调整,目前聊城市二三产业的比重有了很大的提高。
另一方面,为了抢抓“一区一圈一带”三大区域战略实施的机遇,谋划了推进一批事关聊城市长远发展的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其中,十大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市政府出台了专门文件集全市之力加以推进。
郑济高铁取得实质性突破 聊城将成西部重要综合运输枢纽
“规划涵盖铁路、城际、城乡、城市四级综合交通网络,其中包括5条铁路、3条高速公路、2条航道、1个机场和1个港口。”葛敬方介绍,目前邯济铁路扩能改造聊城段项目已双线通车,济聊一级公路项目主路已通车,德商高速公路正在加快施工,预计2015年10月1日将建成通车;莘县至南乐高速公路也已开工建设。
在铁路建设方面,葛敬方特别强调,在推进京九高铁的进程中,备受关注的是郑州到济南的高铁,已经实现了实质性的突破,正在申请列入国家铁路“十三五”铁路发展规划。济南到郑州的这段高铁线路,铁路三院、四院设计院正在进行设计,聊城到济南的高铁建设可研究性报告已经完成,郑州到聊城的高速铁路研究性工作目前也正在进行。
另外,聊城经德州至黄骅铁路已列入《山东省综合交通网中长期发展规划》;聊城至石家庄铁路项目下一步拟与京九客运专线并线推进;青兰高速公路聊城段即将开工;德郓高速公路已列入省相关规划;牛角店至孝里连接线初步具备了开工条件;徒骇河通航项目正在编制工程预可行性研究报告。
政策资金争取实现新跨越 2014年争取上级各类资金15.52亿元
葛敬方向记者介绍,2014年聊城市享受中部地区政策正式获国家发改委批复。
2012年11月,国务院正式批复《中原经济区规划》,规划范围包括5省、30市和3个县(区),聊城与菏泽、泰安市东平县列入其中。但是山东两市一县迟迟未能享受中部地区或中原经济区内同等优惠政策。
“为此,我委多次向省政府、国家发改委提出支持聊城享受同等优惠政策的请示,省政府也向国家发改委提报了《关于申请列入中原经济区规划市县执行国家中部地区政策的函》。”葛敬方透露,经过一年多来的争取,国家发改委于2014年12月31日以《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同意山东省列入中原经济区规划的菏泽市、聊城市和东平县执行国家中部地区有关政策的复函》的形式,正式同意聊城市在产业政策、项目布局及投资安排等方面参照中部地区政策标准执行。
“政策落实后,国家对聊城的资金扶持额度在目前基础上可翻一番,2014年,共争取上级各类资金15.52亿元。”葛敬方说,这标志着聊城发展真正上升为国家战略。
相关专题:“新常态 新途径”:习总书记考察山东一周年特别策划
延伸阅读:人大代表骆力荣:适应新常态 提升企业发展“软环境” 日照岚山启动“十三五”规划编制 适应经济新常态淄博临淄政协13项工作重点 助推政协工作适应新常态曹兴宽:发挥优势抢抓新常态下发展新机遇新常态不等于“经济下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