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济宁市财政按照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深入实施县域经济倍增计划,加大财政扶持力度,通过实施系列帮扶政策,县域经济发展的后劲和活力明显增强。 2014年,济宁全市11个县(市、区)财政收入完成272.1亿元,增长11.8%;155个乡镇、街道财政收入全部突破千万元,共计完成234.3亿元,增长21.2%,有力推动了全市财政收入平稳增长。
借助外力,加大对上争取力度。经过多方努力争取,自2010年以来,我市6个财政困难县累计获得省县级基本财力保障奖补资金55亿元,特别是2014年争取省财政奖补资金15亿元,其中2.1亿元进入以后年度补助基数,有力增强了县级财政保障能力。
权力下放,加大对下帮促力度。2014年拨付县(市、区)扶持资金135.1亿元,相当于县(市、区)全年财政收入的50%;将支持财政困难县发展有关扶持政策延续至2015年。健全激励机制,完善税收增长、收入质量改善情况等与政策资金扶持挂钩的办法,鼓励县(市、区)在全省争先进位。部分县 (市、区)收入总量迈上新台阶,邹城超过60亿元,任城跨入50亿元行列,兖州达到40亿元,收入过10亿元的县(市、区)达到9个,与2011年相比,金乡县、梁山县财政收入实现倍增。
有的放矢,加大镇域支持力度。各县(市、区)结合省市扶持政策,进一步完善县乡财政体制,加强对镇域经济发展的支持,特别对困难乡镇加大帮扶力度,因地制宜,突出特色,支持发展主导产业、规模企业,努力培植壮大财源,乡镇财政收入规模显著壮大。2014年,全市155个乡镇、街道财政收入全部突破千万元,其中有52个镇街财政收入超过亿元,比去年增加4个,高新区柳行街道、兖州区新兖镇、邹城市太平镇3个镇街财政收入超过10亿元,5至10亿元的达到9个,1至5亿元的达到40个。(通讯员 赵建国 许振鹏)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