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网9月29日讯 彭会清,女,30岁,郓城县武安镇河北王村人,丈夫常年在外打工,瘫痪在床的公公和患病的婆婆、一对年幼的儿女离不开她的照顾,还8亩农田要种.........。从2004年结婚至今,她十年如一日操持家务,照顾公婆,当起了家里的顶梁柱,在村里一直被誉为“好媳妇”,“好嫂子”. “要不是她,这个家早完了!”村民争相赞叹彭会清。十年来彭会清以孝心和爱心,让家中充满了幸福和温暖。
孝敬公婆的好儿媳
公公张宗照今年64岁,兄妹四人,多年来,莫名的家族病笼罩着这个家庭: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浑身乏力,直至不能正常行走。二十年来,张宗照每天只能躺在床上,常年离不开药,大小便不能出屋门。年轻的彭会清不怕脏不怕累,每天为公公端屎端尿,洗脸洗脚。公公有严重的静脉曲张,彭会清每天早上都要用白布把公公的两条腿缠裹起来,防止血液倒流,晚上洗脚时再解开。彭会清四处打听偏方为公公治病,两年前开始在梁山一家医院治疗。由于公公不能站立行走,每次看病,彭会清都要租辆面包车,抱着公公上下车,在医院上下楼。病友和医生都羡慕张宗照:“你闺女真好!真孝顺!”当得知真相时,许多人感叹地说:“这样的儿媳妇实在是难找啊!”院长也被彭会清的精神打动,免费为老人治疗。
“我们全家把会清给拖累了,要不是她,我还不知道活到哪一天呢?”提起儿媳妇,张宗照眼泪直打转。为控制病情,彭会清每隔几天都得带着公公去梁山检查,这两年光租车就花了八千多块钱。公公心疼钱,多次提出不再治疗了,彭会清则笑着开导公公婆婆:“钱花了可以再挣,借的钱我会想法慢慢还。只要你和妈的身体好,家庭团圆,这比啥都强!”
屋漏偏逢连阴雨,六年前,婆婆刘瑞鑫双腿股骨头坏死,住院期间又患了脑溢血。经过一个多月的住院治疗,命虽然保住了,可是留下了后遗症,连饭也不能做了,婆婆连续住了三次院,欠下五六万的外债。如今,她每天拄着个拐杖,眼睁睁地看着儿媳妇忙来忙去,常常不由自地主掉泪。每当这时,彭会清就拉着婆婆的手,说“妈,别哭,我不累。”提起儿媳妇,说话不利索的她只有一个字:“好!”
尽管家里负担重,可彭会清对公公婆婆一直很大方,公婆床前的零食从来没断过,一年四季公婆穿的衣服鞋袜日常用品她都得买回来,从不让老人操心。闲下来的时候,她就陪公婆说说心里话,相互鼓励着,温馨的场景让邻居羡慕不已。
精心照料患病的二大爷和小姑子
二大爷就是公公的二哥张宗乾,他身体重残,只能用手拖着个小板凳行走,一生未娶。由于老人生活不能完全自理,大小便经常遗留在被子上。只要天气允许,彭会清都要为老人晒被子,脏被子随时给拆洗。两年前,老人不幸烧伤,彭会清每天为老人喂汤喂饭,伺侯老人吃药,像亲闺女一样。老人临终前,彭会清给他穿好寿衣,看着他安祥地离去,随后又披麻戴孝为老人送终。“二大爷活了这么长时间,没有一个亲人,临老又享了会清的福了!”这是乡亲们共同的结论。
彭会清的小姑子是公公婆婆收养的,她离婚后带着女儿回到了娘家。家庭的不幸让她一度患上了精神疾病,彭会清带着她走遍了周边县城,最终治愈。在那几年里,彭会清一直把她的女儿和自己的女儿同样照顾。年前,小姑子再婚时带走了女儿,彭会清象割去了心头肉一样,难受得几天吃不下饭。
相关阅读